第297章 万金买马骨(1 / 2)

加入书签

一周后,比比迪还是没提交申请。

肖爱国收到消息时,正在参加全球能源峰会。

他当着各国政要的面,举起话筒淡淡说道:“有些企业总想走捷径,试图绕过专利壁垒搞研发,这是对知识产权的不尊重。”

“我相信,市场会给他们应有的教训。”

话音刚落,台下立刻响起一阵附和的掌声。

比比亚的参会代表脸色发白,却只能尴尬地赔笑——美华王国掌控着全球90%的锂矿、镍矿,谁也不敢轻易得罪。

虽然应用不广(1995年应用少)。

峰会结束后,肖爱国对挺着小肚子的陈妤说:“盯紧每一个锂矿,只要有人敢把库存卖给黑市,卖给比比亚。”

“我就让他们好好去唱铁窗泪!”

“爱国,这样会导致锂矿黑市价格怕是要涨到1500万,价格越高,走私越严重”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肖爱国盯着监控里堆积如山的锂辉石(知道为什么有监控这些章节了吧?),

“让他们知道,哪怕多花一倍的钱,也未必能买到合格的锂矿。

“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求着来认证。”

果然,半个月后,比比迪的采购员小张在被人举报走私,被抓了起来。

很快,就有大盖帽找上比比迪,进行调查。

最终重罚了8000万大华币。

并警告了王大福不要触犯法律。

下次如果有真凭实据将严惩。

这下王大福不敢买黑货了。

他走到车间,看着工人们用仅剩的锂矿小心翼翼地组装电池,突然对老周说:“准备申请认证。”

老周愣住了:“您不是说……”

“我是说过不能认怂,但也不能拿兄弟们的命开玩笑。”

王传福深吸一口气,“先拿到补贴和锂矿,稳住生产线。至于专利壁垒,我们慢慢破。”

有了补贴,其实我们的成本并没有涨多少(其实真正的是赚国外的钱,肖爱国提高售价,利润大增后,要交的33%的企业所得税,完全可以用来补贴国内的相关企业)。

比比迪提交认证申请的消息传到肖爱国耳朵里时,

他正在游艇上钓鱼。

陈妤递来审查报告,上面写着“工厂配套设备多项指标不达标,暂不通过”。

“驳回。”肖爱国钓起一条金枪鱼,随手扔进冰舱,

“告诉他们,想通过认证,就得按锦秀科技的技术标准改造生产线,我们可以‘友情提供’技术支持——当然,是收费的。”

这条消息像一盆冷水,浇在比比迪所有人头上。

王传福站在车间的熔炉前,看着通红的锂盐在坩埚里翻滚,突然转身对老周说:“把我们藏起来的那批磷酸铁锂样品拿出来,咱们不跟他玩锂电池了,改道做钠离子电池!”

老周眼睛一亮:“对呀!钠离子电池不用锂,肖爱国的专利和锂矿就卡不住我们了!”

“但纳比锂的密度小太多了,用在我们的汽车上不适用。”

两人连夜画出钠离子电池的研发草图,车间里的灯光亮了一整夜。

第二天,他们在专利局查钠离子电池的相关专时,他们竟然发现,钠离子电池基础专利还是被肖爱国控制了。

其实纳离子电池的产业链肖爱国并没有掌握。

但也是在逐步开始布局。

毕竟这个属于产业链中的漏洞。

虽然纳电池虽然没有人使用。

毕竟这属于低端产品,应用少(有网友提示电动车用得多,但电动车还没有开始应用。)

利润低,肖爱国看不上。

但这也卡了比比迪的前路。

自主研发已经没了前路。

如果按肖爱国的体系来更改工厂设备。

那研发的路会断了一半。(专利会过期的。)

但肖爱国还是给比比亚一块大蛋糕。

只要比比亚去美华王国建厂,将交给比比亚3000万部手机的代工合同。

而且单价很高。

价值远超比比亚的年产值。

只要是用于工厂的设备进口,则可以无息贷款。

这下,王大福也没怨言了。

觉得肖爱国虽然霸道,但愿意一起分享蛋糕。

肖爱国给的条件是极其优厚了。

这时的比比迪还没做代工。

但如果有肥肉送上门,绝对会吃的。

毕竟没人和钱作对。

这让王大福也知道肖爱国并不是专门针对他。

其实看上手机代工的,还有一家企业。

这是后世有名的富大康,

这时距离富大康1988年在圳深宝安区设立第一个生产基地——圳深海洋精密电脑接插件厂,已过去了7年。

凭借着在电子制造领域的不断深耕与拓展,富大康在这一年迎来了重要突破,公司年营业额成功突破新台币100亿元。

彼时的富大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