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9章 老父亲的焦虑(2 / 3)

加入书签

....

想起孩子窝在自己怀中讨要新奇玩物的情景.......

想起孩子读书时候聪慧专注的面庞.......

过往种种,历历在目。

“这个混账小子……”李世民低声骂了一句。

“说走就走……扬州那么远。”

路上若是遇到歹人怎么办?水土不服病了怎么办?那些地方官阳奉阴违,他一个半大孩子能应付得来吗?

李世民坐在那里自己琢磨。

越想越不安,越想越后悔,甚是生出了一丝要不要派人把李泰追回来的冲动。

只不过,这念头也是一闪而过罢了。

只是这心里头,终究是割舍不下。

“王德。”李世民忽然开口。

“老奴在。”

“让李五再加派一队百骑司的好手,暗中护卫魏王车驾,直至扬州。沿途若有任何风吹草动,四百里加急,立刻报与朕知!”

“老奴遵旨。”王德躬着身子应声。

旨意传下,李世民心中的焦虑似乎缓解了一分,但那份空落落的感觉,却依旧萦绕不去。

起身,往殿外走去。

“陛下。”王德疑惑询问。

“去东宫。”李世民应了一声。

青雀离开了,但是鸣鸾还在宫中。

去东宫看看鸣鸾,看看他这会儿在干什么。

王德又明白了。

虽然魏王殿下离开了,但是太子殿下还在,都是陛下的儿子,陛下想要去东宫找一份慰藉。

李世民步履匆匆,穿过宫苑廊庑,来到东宫。

并未让人通传,便径直走了进去,一路上,东宫的护卫侍从见到皇帝突然驾临,赶忙行礼。

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噤声,放轻脚步,朝着李承乾平日处理文书的正殿走去。

殿门虚掩着,轻轻推开一道缝隙,向内望去。

李承乾正端坐在书案之后,身姿挺拔,神情专注,并未在处理奏疏,而是在拿着一册书卷,认真看着。

李世民推门而入。

听到动静,李承乾抬起头来。

当看到是自家阿耶,眼神中闪过一抹惊讶,随即放下书卷,起身快步迎上前去,恭敬行礼。

“儿臣不知阿耶驾临,未能远迎,请阿耶恕罪。”

李世民上前伸手扶了扶李承乾的胳膊。

“无妨,是朕不让他们通传。”

李世民的声音比平日里柔和太多。

“在处理公务?”

李承乾摇了摇头。

“阿耶,今日送来的政务已经处理完毕,儿刚刚用完午膳,正在看一些扬州那边的资料。”李承乾说道:“之前搜集来的,已经让人誊抄一份送给了青雀,青雀带着在路上看。”

“这些是今日刚刚整理出来的,儿抽空看一看,整理出来,也好送到扬州去。”

比起王德的小心翼翼,李承乾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

不止是阿耶担心,自己也担心。

毕竟,这还是青雀头一回出远门。

虽说身边有诸多护卫还有王府属官,阿耶也会着人照看,但到底,还是记挂着。

去年自己去河南赈灾,还有王叔陪同呢。

李世民闻言,叹息一声,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

“你做的很好。”

“虽然只是青雀去扬州了,可是朕总觉得,这宫中,一下子清冷了不少。”

李承乾笑了笑:“阿耶,青雀是去为国效力,历练成才,这是好事。想必此刻,他正意气风发,憧憬着在扬州大展拳脚呢。阿耶当为他感到骄傲才是,怎可作此小儿女态?”

李世民一愣。

好小子,你竟然敢调侃你爹?!

还未开口,便听自家儿子又有话说了。

“再说了,阿耶若是想念青雀,这还不简单?五月有端阳节,八月有中秋节,过了中秋便是年。届时发一道旨意,让他回长安来过节就是了。运河畅通,往来也算便利。”

李世民刚想点头认同李承乾的话,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然后,李承乾话锋一转。

“不过嘛……依儿臣看,这一年若是折腾他来回三趟,路上辛苦不说,他自己在扬州,怕是也未必愿意这般频繁地折腾。”

“阿耶,今年广州那边试验成功的占城稻的稻种,就要送到淮南一带了,青雀去封地,目的就是为了这个,以他的性子,得了这等宝贝,怕不是要将所有心思和精力全都扑在这上头,到时候您让他放下手上的活儿,千里迢迢的回长安过节,他指不定心里怎么低估,觉得您耽误他干大事呢。”

“更说不准,他还抗旨不尊呢。”

“你这小子……”李世民指着李承乾,哭笑不得地摇头,“倒是把你弟弟看得透彻!”

在东宫之中与大儿子聊了这么一会儿,李世民的心情顿觉豁然开朗。

孩子们总归是要长大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雏鸟长大了可不是要自己飞出去,不会一直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