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5章 翠微宫议事(2 / 3)
三征高句丽就是个例子,耗尽国力民力,却一无所获,最终天下大乱。
大唐吸取前朝的教训,用兵方面,还是谨慎的。
不然渭水之盟的耻辱,也不会等到贞观四年。
足足四年啊,君臣四年来心里都惦记着这回事,李靖连觉都睡不好。
正事商量完之后,李复反应过来。
大唐要打高昌,是即将打,但是还没有打,一切还要等到西域那边的百骑司传递消息回来呢。
而且,朝堂上也要过一遍,毕竟出兵,不是什么小事。
那这么着急忙慌的找自己过来。
算了,这也是件大事儿,而且,他们图谋高昌这事儿,也没有几个人知道。
李二凤想要找人聊这件事,也就只有身边的几个人。
所以说,来一趟还是有必要的。
“臣弟就不在翠微宫久留了,正好这趟回去,带着孩子们一块回庄子上。”李复说道。
李世民点头。
“行,你写给我的那封信,我也看过了,不过,倒是还没有跟孩子们说,我这就让王德去告诉孩子们,让他们收拾收拾。”
“宫中在翠微宫避暑,要等到秋天才回去,还早着呢。“
往后,有消息就直接往翠微宫送就是了。
“那臣弟就等着他们收拾妥当,一同出发了。“
李世民点头应声。
“孩子们在宫里拘束久了,去你那儿松快松快也好。我这就让王德去告诉他们,让他们赶紧收拾收拾。”
王德吩咐内侍去给太子殿下他们送消息,让他们收拾收拾,可以去泾阳县庄子上了。
李承乾听到这个消息,别提有多高兴了,王叔竟然亲自来翠微宫接自己了。
真好!
赶紧让宫人们为自己收拾东西,吩咐护卫做好准备,一同去庄子上。
“三弟和四弟还有长乐那里都通知到了吗?”李承乾问道。
“已经有人过去通知了,现在想必跟殿下一样,正在抓紧收拾东西呢。”内侍躬着身子应声:“殿下,倒也不用这么着急,如今天色已晚。”内侍见李承乾那恨不得立刻拔腿就走的模样,忍不住笑着提醒:“如今天色已晚,泾阳王殿下肯定是要在翠微宫住一宿的,等明日一早,才出发前往庄子上呢。从这儿到泾阳县,路程可不近,万万走不得夜路的。”
李复的庄子离着翠微宫可不算近,这会儿虽然天还亮着,但是也不可能走夜路回去。
不至于着急到这般地步。
明日一早出发,走的快一些,半下午就到了,路上若是走的慢,到家也是傍晚。
李复说不在这里多住,但是住一宿是可以的。
这年头赶夜路,上赶着给自己找麻烦呢。
李承乾经这一提醒,才恍然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了是了,是孤心急了。”
难得的,李承乾在外人面前,有这样短暂的激动的时刻。
与此同时,李泰和李丽质处也是同样欢欣雀跃的场景。李泰忙着让人收拾他的书籍和画具,想着庄子上视野开阔,可以画很多不一样的风景;李丽质则开心地挑选着漂亮的裙衫和头花。
母亲说,自己现在没点小姑娘的样子。
谁说的?
学医练剑怎么就没有小姑娘的样子了?
正好这回去庄子上住,还能每日都见到老师呢。
跟着老师学更多的东西。
整个翠微宫偏殿区域,都因为这条消息而弥漫着一种轻快活泼的气息,与主殿区域的庄严肃穆形成了鲜明对比。
至于李复,被安排在翠微宫的一处客院歇息。他站在院中,能远远听到孩子们住处传来的隐约欢笑声,不由得也笑了起来。
等他们收拾妥当,就会来这边找自己咯。
傍晚的天色不错,夕阳给翠微宫的亭台楼阁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晚膳是尚食局的人送到房间里来的,李复刚在食案前坐下,尚食局的内侍们正轻手轻脚地将一道道精致的菜肴摆放整齐。
虽说行宫的厨子比不得家里那般随心所欲,但御厨的手艺自是没得挑,食材也都是顶尖的,光是看着闻着就令人食指大动。
刚拿起筷子,就听到院外传来一阵轻快而熟悉的脚步声,还夹杂着少年人特有的、压抑着兴奋的说话声。
“王叔,小侄来找你吃饭了。”李承乾语气欢快,步伐轻松。
李承乾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常服,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几乎是蹦跳着进了院子。他身后跟着几个东宫的内侍,手里同样提着硕大的食盒。
“尚食局也给小侄那边送了晚膳,一个人吃着无趣,想着王叔这里定然也送来了,不如凑在一起吃,热闹些!”
他一边说着,一边毫不客气地指挥身后的内侍:“快,把咱们带来的菜也摆上。”
李复看着眼前这仿佛出了笼的小鸟一般欢脱的侄子,与他平日在自己父亲面前那努力装出来的沉稳太子模样判若两人,不由得失笑:“你这孩子,倒是会找地方。快来坐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