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2章 腊八家宴(2 / 3)
起来。
以往最是活泼的丫头小桃,也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女郎了。
可是听到赵管家这般说,再看看如今的好日子,小桃也是不由得眼眶一热。
赵叔这些年,也见老了。
不过,今年倒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想到这里,小桃又开心起来了。
他们都平平安安的走到了现在,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腊八节过去之后,眼瞅着就要过年了,年前的事情从这会儿就要开始忙活了,尤其是大户人家,要开始提前走动。
不过,这都是后宅之中要操持的事情。
李韶这两天都在忙这些。
至于外面那些抛头露面的事情,李复和老赵在忙。
庄子上的都是自己人,到了年底,李复这个主君要露面。
问就是要凝聚人心。
工坊可是会下蛋的金鸡,要说发年礼,工坊这边李复要过去露面,走个过场,意思意思。
让大家知道,主君记得他们。
天刚蒙蒙亮,老赵就带着账房先生和几个管事站在了库房前。
库房里存放的都是采购回来的,要发放出去的年礼,满满当当。
库房都不够用了,大多数,都是放在工坊的库房里。
毕竟,眼下工坊根本就没有存货,库房还是空荡荡的,东西都是旁人预定的,一出来就送去交易区了。
厚重的榆木门板\"吱呀\"一声推开,里头整整齐齐码着的年礼顿时映入眼帘——
东侧堆着新裁的棉袄,靛青色的粗布面子里絮着厚实的白叠,西侧摞满黄麻纸包,这是厨房做的胡麻饴糖,隔着纸都能闻到甜香;最里头十几个大陶瓮,盛着新酿的黍米酒,瓮口红绸扎得精神抖擞。
这库房里存放的,是给宅子里的仆从们要发的东西。
老赵牵头,一上午就能忙活完。
宅子里的人虽然多,但是干活的也多,行动起来,有条不紊。
这可不是宅子里头一回折腾这种事了,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
\"都仔细着点!\"老赵呵着白气指挥小厮们搬抬。
账房先生们熟练的搬了桌椅板凳过来,摆开名册。
很快,院子里就排起了长队。
李韶在房间里,让小桃去取厚实衣裳过来。
今日出门到工坊中去,可没有暖和屋子待,是要待在外面的,怎么暖和怎么打扮。
“外面把你那大氅穿上,你要是还觉得冷,就拿个手炉。”李韶叮嘱着。
“不用不用,那个大氅就很暖和了。”李复说道。
那可是纯毛皮的的,挡风挡寒的。
里面就算是穿的不厚实,在外头也冻不着。
再者说,自己一个二十来岁的大小伙子,年轻力壮的,又不虚,怎么会冷呢?
“老赵这会儿在院子里,给宅子里的人发年礼,咱们俩先过去一趟,剩下的,我在那里待一会儿,你就带着老赵,带着人去工坊。”李韶说道:“马十三那边都已经安排好了,你作为主君,带些东西过去露个面就足够了。
剩下的,都交给马十三这个大掌柜就够了。”
“好。”李复点头应声。
腊八节前,两口子是天天待在书房里,将一年的账目都过目了。
赵福今年还是在外地,捎了信和当地的特产过来,说过年不能回来了,还要在那边继续忙活。
王府产业今年扩张的厉害,赵福也成了大忙人,李复只能再回信,叮嘱他注意身体,不用着急,事情慢慢来也来得及。
也着人捎带了庄子上的好酒过去,腊八节,他也能喝上庄子酒坊里特酿的酒。
虽说外地也有酒坊了,但这可是来自泾阳县的酒,书主家郎君亲自挑选着人送过去的酒。
意义不一样的。
工坊这边,一大早就已经是一片忙碌。
马十三更是指挥着人,各自分工。
一会儿主君就要来这边了,乱糟糟的可不行。
年前休息之前,工坊当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要打扫的干干净净。
不过大扫除这事儿,过了今日再做。
今天也只是将院子里的东西,都收拾利索。
李复披着狐皮大氅来到工坊时,马十三早已带着工人们列队等候。
\"郎主!\"马十三快步迎上,指着堆成小山的年礼:\"按您的吩咐,工匠们按工分三等,甲等加发半匹绢,乙等...\"
李复抬手打断:\"你办事,我放心。\"
他走到队伍前,目光扫过一张张冻得通红却充满期待的脸:\"这一年,辛苦诸位了。\"
工匠们激动地看着主君,纷纷拱手作揖,七嘴八舌地喊着:
\"谢王爷赏!\"
\"来年俺一定更卖力!\"
“行了,废话不多说,马掌柜,我带了些东西过来,安排人接一下,直接开始发东西吧。”
“发完东西,带回去家去,今年大家都过个好年。”
“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