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当局者迷上(2 / 3)

加入书签

不会改变。”

不知是不是一种错觉,是日淄邑城的晴空洁净如洗,点点飘散的云彩晕开成了绵软的点缀。

连日来的阴霾总算是一扫而空,事情似乎向着更好的方向展。

而这群年轻人口中的将来,仿佛也掩藏其中。

——

得胜回朝的消息传回京都,梁成帝龙颜大悦,连带着整个朝廷上下都洋溢着难得的欣喜之情。

梁成帝更是不吝对于燕啸天和左忠海的大肆赞赏,称他们为功不可没的朝廷重臣。

人群之中,彻王的表情晦暗不清,看不出是喜悦还是憎恶的意思。

燕云易则面沉如水地接受着一切外界的变化,眼神时不时地望向彻王的方向。

果然如他所料,就在满座喝彩的同一时间,彻王的眼中露出些许锋芒。

纵使他在极短的时间内收敛回去,可燕云易还是看得出来其中的几分杀机。

不过片刻,一个慌慌张张的小寺人冲撞到正殿大厅之中,手臂上是外露的伤口,脸上沾满了血迹。

没等王公大臣做出反应,梁成帝的贴身内侍,同时也是司务总管汪直率先跳了出来,着人将这个丢了魂的小寺人关押起来。

小寺人惊魂甫定地尖声叫嚷道:“杀杀过来了!

有刺客!”

汪直眼疾手快,登时宣布陛下有要事处理,即时退朝。

随后便有不少寺人鱼贯而入,整整齐齐地将朝臣引导出去,没有生任何混乱。

梁成帝随即说道:“朕的将军们都留下。”

可能是不放心,梁成帝稍等片刻后说道:“皇子们也都别动。”

于是彻王、瑞王与齐王一字排开,几人脸上都是平静的表情。

可也是在同一时间,齐王隐约注意到瑞王有些许不寻常之处。

平日里他最是不愿意掺和朝廷要事,便是有什么机密要务,瑞王都恨不能立刻推得一干二净。

他更是养尊处优,没见过什么血腥残酷的画面。

可这次面对这么个深受重伤,明晃晃在他面前求救的小寺人,瑞王竟没有半分失色。

而当梁成帝让他在原地等候之时,瑞王也不曾有过丝毫为难。

齐王不动声色地瞥了眼彻王与燕云易的神情,尽皆是似是而非的静默。

纵使他不曾掌握任何其余的信息,可齐王心中似乎有了计较。

与此同时,汪直传唤道:“典刑司何在?”

典刑司掌司谭景舟有要事在外,现如今不在朝廷之中,自然由他的副手负责刑讯。

表面上他神情肃穆地将人带到偏厅做做样子,实则早已被瑞王收买。

连同眼前这个看似被外人所伤、实则正是前日被彻王刺伤的小寺人,都是推波助澜的每一步。

只是显然,此刻的瑞王并不知道自己早在不知何时就已经成了被别人利用的锐器,仍以为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不出意外,片刻之后,典刑司的人来报。

说这名小寺人是前两日派遣到京都城郊外清扫围猎场地的数十人之一,只是误打误撞地闯进了一伙北境人的营地。

除了他之外,无人生还。

他冒着生命危险,百般周折才回了宫中报信。

为了博取梁成帝的信任,其人更是颤巍巍地献出老内寺的贴身信物。

秋季围猎是大梁历朝历代不变的传统,为的是提醒皇室的后代不能忘记先祖是如何在中原驰骋开拓,最终打下这片富饶的江山。

只不过年岁越久,大梁皇室早已换了多少批新鲜的血液,哪里还有曾经英姿勃、骁勇善战的模样。

围猎更多的也就只剩下象征的意义,成了过往荣誉的炫耀。

前朝的梁文帝是杀伐果断的明君,也是文武双绝的狠角色。

只是到了梁成帝这一代,尤其并不擅长骑马射箭,汪直更是会在每次围猎之前着人一应安排好。

既能保证梁成帝的英勇姿态表露无疑,又不至过于艰难,惹出不必要的风波。

每每执掌这件事情的,都是自打梁成帝在东宫之时就伴随左右的一位内寺。

其人不多言不多语,深受梁成帝信任,这十余年从不假手于人。

可现如今他的腰牌与扳指陡然呈现在梁成帝面前,的确教人难以接受。

汪直咬着牙轻声道:“陛下,这的确是严老大人的东西。”

全场寂静片刻之后,梁成帝突然暴怒道:“给朕好好地说清楚,都是哪些混账东西,竟敢到朕的家门口来喊打喊杀,反了天了不成!”

随后,汪直在梁成帝的耳边悄然将典刑司所查明的整件事情和盘托出。

梁成帝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京都城郊外的北境蛮贼身上,虽不至于大惊失色,可到底还是有些错愕。

“什么?他们竟然跑到这里来了?此时此刻,就在京都城外?”

与其说是惊恐,他所表现出来得更多是不屑与可笑。

是啊,如果不是疯了,这群人意欲何为?

逼宫?没有足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