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暗度陈仓上(2 / 3)
p>
谭景舟道:“既然忻州与京都路途遥远,沿途被北境人设了不少埋伏,倒不如先在此处安顿下来,等到战事停歇再动身。”
梁倾月没想到他会改变主意,除了如释重负的喜悦之外,不免有些担忧道:“但是这样做的话,会不会连累谭大人?”
谭景舟望着面前这个涉世未深,眼眶仍有些红彤彤的灵动少女,那是种与自己所在典刑司的阴冷潮湿所截然不同的感觉。
他宽慰道:“陛下密诏让我保护你,一切以你的万全为上。
至于兵符一事,今日你没有说过,我没有听过,更没有见过。
记着,你人在忻州,没有机会下手。
只要今后无人再提起,不会有人知道是你所为。”
梁倾月点点头,满是感激,但还是有些犹豫道:“可是刚刚她”
谭景舟道:“她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说话间,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沈亦清的模样。
原来这就是千秋诞之中,那个能够设计构陷彻王夫妇原形毕露的始作俑者。
谭景舟原以为会是怎样心思缜密、手段狠辣之人,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胸无城府的少女。
与此同时,隔断之中悄然躲藏起来的董思思早已离开。
她清楚沈亦清将会不顾一切地到达万安,而这恰恰正中北境人下怀,也是燕云易最不想看到的。
当务之急是找到她,然后阻拦她所有涉险的行动。
就算要拼死守护大梁的兵符,也是她应尽的义务责任,绝非沈亦清这样手无寸铁之人。
董思思的动作很快,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已然换了套便宜行事的装束。
她动作娴熟,只消稍加装扮,便完全看不出是执掌庆望楼的尊贵商人,反倒脱胎换骨一般,瞧着像是个俊俏佳公子。
沈亦清人生地不熟,对忻州城极为陌生,照理说不应该有什么其他去处。
可董思思沿着庆望楼周围找了一圈,就连之前萧念他们行船停靠的码头也循着路线沿途找了一遍,却没有见到半点踪迹。
可她倒算不上是没有半点收获。
董思思很快就现,周围除了燕云骑的暗影之外,还有许多生面孔。
她刻意从其中一位年轻男子的身旁擦肩而过,留心到他身上挂着的配饰之中有一枚南唐羽林卫的玉牌。
董思思当即明了,这些都是凌飞宇留下的人。
一来是为了静观其变,以防联军的形势有变故;二来,以当日凌飞宇与沈亦清的熟悉程度,看来恐怕就连他都不希望沈亦清被卷入其中。
瞧着这几个人互相之间并没有什么异常的态度,董思思反倒察觉一丝不妥。
沈亦清分明是从庆望楼的正大门出去,没有任何乔装打扮,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分辨出来。
此刻除了董思思之外,其余燕云骑的暗影都在各自搜寻线索。
要说这些羽林卫明明知情,表面却还是装作安然无恙,未免有些过于刻意。
除非现在南唐的势力已然掌握沈亦清的下落,甚至可能是她整个人。
董思思不敢断定这样的猜想是不是确凿无误,但是稍加思索之后,她还是放弃了没有头绪的找寻,调转方向朝着远离城中心喧嚣的一处清幽宅邸走去。
“咚咚咚咚”
董思思轻叩门扉,一长三短的节奏半点不差,随后她负手静候在门外。
不一会儿,只听见一门之隔的里间有人缓步靠近。
来人的脚步声不重,不像是手持兵器的壮士,故此董思思也只是空着两只手,没有打算平白起冲突。
很快,门便向外被推开,可她没想到自己所见居然是一位身姿婀娜的女子。
“楚琇,怎么会是你?”
燕云殊与夏泽算得上是君子之交,曾经有段时间,他们终日都在忻州城中。
虽然各自为政,效忠于自己的君主,但是二人志趣相投,无论是对于局势的看法抑或兴趣爱好都有许多共鸣之处。
正因如此,董思思与楚琇也彼此熟悉。
即便有些时间没见了,却都清楚互相的脾气秉性。
只不过随着大梁朝廷形势愈严峻,南唐之中夏高帝身体日益沉重,几人不得不分道扬镳。
虽然各为其主,但都是心胸坦荡之人。
此时此刻,在这处本就属于南唐的宅院门口见到楚琇,董思思说不上来是欣喜、疑惑还是意外。
尤其是见到她如今曼妙妖娆的穿着气度,与印象中朴素清雅的气质截然相反,不免觉得有些陌生。
早有侍女在前领路,穿过精致的水榭,楚琇和董思思来到一处静谧的亭台。
早就预备下的清茶,此时正温吞地氤氲着热气。
一旁围绕着拜访了许多董思思平常爱吃的点心,若不是亲近之人,的确很难花费这样的心思。
楚琇笑意盈盈地望着她,仿佛早就做好准备迎接董思思的出现。
迎着她的视线,楚琇也低头细细打量了自己一番,摊开手道:“许久不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