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大敌当前上(2 / 3)
枪,是北境贼人潜入军中大帐偷出来的战利品。
这些年轻的士兵原本有机会趁黑藏匿起来,等到他们现一无所得之后自会离开,又或是等到大部队回营之时一举擒获。
但是他们没有任何的退缩,宁可舍去自己的性命,也不愿意将军的兵器落入这群贼人手中。
于是他们坦然面对着成百倍于自己的北境人,直至战至最后一个人的最后一口气。
直到死的那一刻,他们也没有让北境人得逞。
纵使北境人气急败坏地一一将他们的头颅割下,余下之人俱无丝毫妥协,北境人所能看见的,只有一双双坚毅而冰冷的眼睛。
单云只觉得被满腔怒火充斥着胸膛,双膝跪地抱着他们的尸身,仰天怒吼。
冷冷地望着眼前的画面,燕云易的眼中露出破天的杀气,他紧紧攥着那柄被浓重的血水浸湿透彻的银色长枪。
燕云骑的一众将士只觉得莫大的悲痛与愤怒之情蔓延开来,每个人都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全场保持着死一般的沉寂,望向这一片刚刚被死亡洗礼过的土地。
杀我同袍之仇,必当以命相抵!
戕害一人的性命,必当十倍、百倍、千万倍地讨回来!
今日北境之人毫无道义可言,也半分不将战场的规矩放在眼里,只要燕云骑还有一个活着的性命,这样的奇耻大辱必当教他们双手奉还!
此刻的人群之中,弥漫着一种压抑而晦暗的情绪。
不知是谁先起的头,很快的,这样的声响就在人群之中传递开来。
没有人指挥也没有人倡议,足足五千人的声响汇聚成低沉、喑哑的嘶吼。
“杀,杀,杀”
这一声声的喊叫不只是情绪的一种泄,更是万众一心的信念感与凝聚力。
这里面除了三千燕云骑精锐,还夹杂着两千北凉战士。
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集合这些生活习惯与行军要求各不相同的将士们,根本是件看似难以完成的任务。
甚至就连早些时候,他们都会为了些琐碎的小事产生难以化解的龃龉。
可是面对眼前这样的场面,他们无一例外地生出同仇敌忾的情绪。
种族、国别,还有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不再重要。
他们此时的眼中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杀光那些北境贼人,守护各自的城邦与子民。
萧念作为联军的大将军,早前被一些庶务缠身,等到闻风赶来的时候,登时也被眼前有些震撼的场面所折服。
他知道这样整齐的声音意味着毫不动摇的意志,以及最为冰冷、阴暗的杀戮之心。
空气中飘散着浓烈的血腥味,可萧念的内心却没有丝毫的波澜。
自打他十三岁起,就开始与北境人打交道。
战场上,死在他刀下的北境人数不胜数,而彼时尚且年幼的他,同样有数不清的时候险些被斩于阵前。
他知道真正的北境战士是什么样子,那是光明磊落,值得被尊重的对手。
无畏生死,更不会做出任何愧对于勇士之名的龌龊之事。
同时,他见识过那些原始而蛮荒的部落是怎么处理自己的猎物,他们会割开自己猎物的喉咙,先将血放干,再把它们的头颅割下来,作为用以炫耀的战利品。
这正是他们眼前对待联军士卒的处理方式,毫无人道可言。
萧念与燕云易是顶尖的将领,对战场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性。
他们都清楚地意识到,这次他们所面对的,将不再是光明正大的北境战士。
从他们的手法以及抹黑偷袭的行径来看,这些只是被驯化之后的杀人工具。
所谓的亡命之徒,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比喻,可是这些真正断除了人的情感的北境蛮人,将会对战事的展造成难以预估的影响。
燕云易与萧念相顾无言地对视了许久,他们此时心中所想大抵相同。
战决!
趁着现如今士气正盛,一鼓作气地进攻万安。
即便不能在瞬息之间攻破防线,起码也要对北境的压制形成足够的震慑力,打乱他们的阵脚与图谋。
萧念低声道:“你有几成把握?”
燕云易道:“五成。
你呢?”
萧念笑了笑,神态轻松地说道:“三成。”
说完,他们反倒明显放松了连日来紧绷着的情绪。
大战在即,一切都比预料之中来得更为凶猛。
无论是天不遂人愿,冲毁了运送粮草的后勤补给路线,还是现如今仍未被收拾干净的残骸与遗迹,都算不上是好消息。
更何况,接连安排了四五拨的斥候,他们沿着万安城墙角徘徊寻摸了很久,根本找不到进城的路线。
一个个回来时都是类似的答复:无人生还。
所以没有人知道里面究竟藏着多少类似的杀人蜂,更没有人知道此时的万安城究竟是怎样的人间炼狱。
这五千精锐不仅仅是出类拔萃的军中翘楚,大都还是耗费了大梁与北凉多年心血,经历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