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声东击西中(2 / 3)

加入书签

念等人的争论算是终于接近尾声,总算是在互不相让的前提之下,商讨出一个各退一步的这种办法。

目前的前锋必争之地,是由北境通往忻州城的要塞关卡——淄邑。

这里看似固若金汤,却是忻州四面防守之中,相对更为薄弱的地方。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他们对于这场战事的很多预判都有截然不同的见解,但是维度在攻城路线上,观点一致地认定是“淄邑”

这个地方。

恰恰就在这个时候,沈亦清等人也经过了较长时间的通力合作,终于理清楚了这段时间忻州城所有重点需要关注的账目往来清单。

此时,沈亦清着人摊开一张忻州城所处疆域板块的全景图,手持沾了朱砂的描红细笔,对应他们每一个人所负责商铺的贸易往来,标记那些辎重货物运送的实际地点。

“我这里是万安。”

“我这里也是万安。”

“万安。”

“还是万安”

“”

这里无不例外地指向一个初时被认为最不可能的地方,也就是忻州城周围最为牢固的据点,万安。

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沈亦清断定,北境蓄谋已久的第一战,就会锚定这个地方。

她不敢迟疑,想要立刻告诉他们这个消息,但是转过头,正对上燕云易无意中投来的目光,忽然就有些迟疑起来。

宋致道:“我去说吧。”

沈亦清不知道他是怎么看出来她和燕云易之间的微妙关系,又或者是这里的在场所有人都早已知道。

总之宋致的出现,的确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解决她的顾虑。

她并未推脱地说道:“有劳。”

这边宋致理了理手边的材料,厚厚的一沓捧在手上,径直走向燕云易等人。

沈亦清在不远处望着,分明没有多少距离,却像是跨越星河一般。

她有意避开了燕云易其人所在的位置,透过萧念与燕云殊的神情,多多少少能够猜到他们有些诧异而不尽信的态度。

这不出奇。

甚至说,他们此时所表现出的态度,与沈亦清和宋致最初得到推演结果的想法如出一辙。

万安与淄邑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无论是从城池的规模、军事防备、资源补给等角度来看,都是天壤之别。

简单来说,万安是大梁的几个军事重镇之一,不仅由重兵扎营驻寨、守卫森严,而且分别由大梁最为精锐的劲旅轮番值岗,说是围得如同铁桶一般也不为过。

北境人是有些蛮勇之力,可任凭是谁,但凡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两年以上,都不会选这么一个几乎根本难以攻打的硬骨头。

拓跋轩为人谨慎,不至于断然否决,但也同样适度地表示了自己的质疑道:“会不会是哪里的信息有遗漏,确定是万安?”

宋致摇摇头道:“术数不会有误,即便有人蓄意作假,妄图瞒天过海。

但是眼前所有的账目都能严丝合缝地对上,除非其人有通天的本事,能够不留一丝痕迹地在同一时间将所有数目隐藏进日常流水之中,同时预先准备好会被现。”

言外之意,这是完全无法用人力实现的难度。

除非这股不明势力已然策反整个忻州的商户,驱使他们为自己所用。

即便如此,也需要多方同时编造和修改具体的数目,才能达到向他们隐瞒实情的目的。

转瞬间,整个书阁都寂静下来,里面的每一个人都陷入沉默之中。

萧念并未执着于宋致所说的话,索性走到沈亦清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她。

他倒干脆,直接了当地问道:“这是你算的?”

沈亦清平静道:“是。”

萧念道:“你有几分把握?”

沈亦清道:“如果你是问我这些数字计算结果的准确程度,我可以用我的性命担保。

只不过,他说的概率虽然非常小,从或然率上来看,也不是没有可能生。”

她说的一些专有名词非常新颖,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前所未闻。

但是萧念却毫不在意一般,甚至没有流露疑惑的神情。

只听见萧念急迫地冷声道:“那我问的简单点,是不是万安。”

沈亦清直视着他的眼睛,沉默片刻道:“我认为,是。”

萧念并不在乎这个过程,他所要的似乎只是这个答复。

听到沈亦清这样说,他甚至没有花费任何时间思考,兀自和拓跋轩商讨起什么,神情严肃认真。

一旁的燕云易迟迟没有动静,反倒是燕云殊很快就参与了他们的讨论之中。

不知不觉中,沈亦清的眉头紧锁,似乎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直到董思思悄然走到她身边,沈亦清始终没有察觉。

董思思轻手轻脚地放下点心盘子,这无疑的清脆响动声反倒将沈亦清的思绪拉了回来。

她回过头正瞧见董思思忙着给大家伙儿分吃食的身影,微微笑了笑以作示意。

沈亦清道:“谢谢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