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校场之外(2 / 3)
肚子的火气泄不出去,指着那群跟班的鼻子恶狠狠地说道:“啐!
一帮子废物,本王要你们何用!
这么多人,还打不过一个人!”
姜柏相灰头土脸地垂着头,一边连声应和着,一边凶狠地盯着燕云易。
之前在他的喜宴上已经丢尽了脸面,现在又是因为他而被彻王责骂,这梁子算是结结实实地结下了。
彻王依旧不解恨地手指燕云易道:“你给我等着,本王这就去禀明父王,看你能有什么好下场!”
燕云易冷声道:“悉听王爷尊便。”
他一边说着,一边上前迈了一步。
彻王略有些条件反射地向后退了一些,身体下意识地与他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眼看着彻王拂袖而去,就要往高台的方向急急奔去,齐王刚巧拦在他面前。
“彻王这是有什么急事要见父王,不知臣弟是否能代为效劳?”
只见齐王衣冠楚楚,一派气定神闲的态度,与彻王此时急躁的神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彻王懒得与他多说,不悦道:“给本王闪开。”
齐王漫不经心道:“莫不是平白受了委屈要向父王诉苦?三哥不要忘了,上一次向父王请旨降罪于朝臣之时,父王说过些什么。”
他的话平缓而有力,如同给彻王由头到尾地浇上了一盆凉水,整个人都清醒不少。
彻王性情冲动,早年间更是因此与大梁的清流士子交恶,被这些笔杆子口诛笔伐,愣是用一本本上书的奏表砸得走不动路。
忍无可忍之下向梁成帝请旨降罪于一众御史大夫,可谁承想,自己的目的没达成,反倒被梁成帝重重地责罚。
也是自此之后,他在御前的言行都得慎之又慎。
这次与燕云易的冲突,且不论因谁而起,可是真的闹到梁成帝与太后面前,真就未必能讨到好处。
几番思虑之下,彻王原本怒气冲冲的架势随即颓然下来。
齐王看在眼里,适时地给了个台阶道:“三哥骁勇,何不借此机会在马球场上一展雄姿,既杀一杀他的威风,又能够在父王面前博得头彩?”
彻王自是不会信任于他,可听他所言也不无道理。
趁着千秋诞,若是能得当权者的青睐,何乐而不为。
他所想要谋划的可是统领整个燕云骑,在这样关键的事情上,细小节的争执又何重要可言。
况且,姑且就让他们嚣张片刻,过了今日,到底他们还能不能笑得出来,尚未可知
他稳了稳身形,只冷声道:“哼,本王自当愿意。
不过不知道你和燕家的两兄弟,有没有这个胆量?”
燕云殊温和地笑道:“彻王有意,微臣自当奉陪。”
彻王道:“世子恐怕也不能代表自己的弟弟吧,本王是担心燕少将军眼高于顶,输不起了才是。”
燕云易默然看着他,周身是不怒自威的气度。
齐王道:“输赢自有陛下裁决,可就由不得咱们,这有何难?”
姜柏相连忙补充道:“王爷,空口无凭。
不如与他定下赌注,省得有人不认账。”
他方才说完,才骤然意识到不妥,连忙说道:“齐王殿下,下官方才的话不是对您说的,下官”
齐王并未留心他所言,打断道:“三哥若是没什么意见,不如一同面见父王。”
话音未落,只见御前的内寺汪直已然行将几人面前。
汪直恭恭敬敬地说道:“陛下有旨,传骁骑将军与夫人于殿前一见。
彻王与齐王殿下,那就有劳尊驾,也请与老奴一同前往。”
沈亦清有些摸不着门道,不清楚是喜是忧,故此并不多言,跟在燕云易的身后一路行至高台处。
高太后先开口道:“听涂进说燕少夫人的身体抱恙,现下可有好转?”
沈亦清正犹豫着要如何解释,没想到燕云易替她分辨道:“微臣替内子叩谢太后恩典。
冯太医说她伤及筋骨,不宜操劳,如今稍作歇息也只是暂得转圜。”
万贵妃面露怜惜的神情关切道:“可怜的孩子,怎么就搞成这般模样。
冯太医既然都这么说了,那一定得好好调理才是!”
皇后在一旁默不作声地观察着,面上丝毫未流露出明确的情绪。
燕云易应声道:“臣遵旨。”
这一番祥和的寒暄气氛倒是有违彻王的心意,他心下终究不忿道:“回禀父王,儿臣听闻骁骑将军骑术精湛,有意与少将军在校场上切磋击鞠之术,还请父王恩准。”
梁成帝并未直接回应,略微沉吟道:“朕记得,原本就是安排你们两个对阵?”
汪直适时回话道:“回陛下,您记得没错。
只是将军方才有事情耽搁了,彻王陛下也没有上场,故此两方的阵营都轮空了。”
他这话说的隐晦,可任凭谁也听得出来背后的意思,也就是因为沈亦清抱病的缘故,燕云易才免于校场比试。
梁成帝点了点头,转过身来笑着对燕云易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