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崭露头角上(2 / 3)
难得的清丽自然。
高太后见她的视线既不回避,也不怯懦,不怒反喜地说道:“哀家听说为了这次的千秋诞,你日日在家勤加练习,难为你有这样的孝心。
如今瞧着你模样有几分清瘦、憔悴,也不知是不是这些日子劳累过甚,教人看着怪不落忍。”
沈亦清急忙解释道:“多谢太后关心,与此无关,我……民女……身体向来不是很好。”
她磕磕绊绊地说了一两句,见屏儿无声地用口型做提示,这才意识到自己连称谓都用错了。
好在高太后并不在意,只是笑意更深道:“真是个乖巧的可人儿,咱们的这位少将军对你可好?”
这个问题沈亦清预先完全没有思考过,此时只得一头雾水,硬着头皮笑着道:“夫君待人素来宽和。”
高太后道:“哀家问的是待你如何?”
沈亦清自然不知道要怎么展开说说,只回了句:“甚好。”
高太后点点头,望着燕云易温和说道:“少年夫妻最是难得,你作为人家的丈夫,不要整日只顾着操心军务,得留些时间给家里人,自己的妻子也得悉心呵护照顾才是。”
燕云易闻言,起身施礼,应了声“是”
。
随后,几人陪着高太后又不轻不重地闲谈了几句,眼见大典的时辰将至,才由寿安宫的寺人引路退了出去。
小寺人本想在前面领路,却被燕云殊谢绝。
燕云殊浅笑着说道:“通向正殿的路应该沿着这个方向一直往前走就到了。
时间不早了,太后身边应该有更多的琐事,此时离不了人,我们就不劳烦内寺了。”
小寺人原本还想要坚持,听他说起,这才想起还有些差事没完成,犹豫片刻后也不敢再坚持。
“如此一来,奴才便不远送。
奴才就在寿安宫,世子若是还有什么需要,随时招呼即可。”
几人略表谢意便自行离开。
径直向前走了一段之后,沈亦清率先开口。
“是我的错觉吗,我怎么觉得太后刚刚说的话都透着些古怪?”
燕云殊与燕云易相视一笑,反倒教沈亦清更觉得摸不着头脑。
她微微噘着嘴,忐忑地问道:“你们笑什么,是我又说错了?”
燕云易平静道:“没什么,挺好的。”
燕云殊急忙解释道:“弟妹你别误会,我们只是有些惊喜,短短时日你的洞察力突飞猛进了许多。”
沈亦清可不觉得这是什么夸赞的好话,继续说道:“这么说,你们早就察觉到有什么不妥了?”
燕云殊神经敏锐,此时已经预感到今日有事情会生,却还是故作平静道:“未必会有你想得这么严重,兴许只是太后真的想要见你。
只是,从她的话语中,更像是些警示的意味。”
沈亦清点点头道:“是啊,她不是提到你军务繁忙,照理说她久居深宫,怎么能知道前朝臣子这么细微的动向。”
燕云易并未接话,神情也看不出有任何异常,一时间教沈亦清不知道是该放心还是更紧张。
燕云殊反倒是一贯温润的笑容,总算也让她觉得有些许的心安。
不消片刻,他们来到举办千秋诞开幕仪式的广场上,此时人员大体聚集完毕。
就这样的约莫四五十来号人,已然汇聚了大梁最具权势的外戚朝臣。
沈亦清亦步亦趋地跟在燕云易身后,并肩站在为他们划定的位置上。
只听见身旁燕云易压低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稍后仪式结束之后,你就会和一众女眷移步侧殿为太后庆贺,我们则会跟随陛下去太庙祭祖。
记住,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惊慌,切勿轻举妄动,一切都有我在。”
他的音量不大,语气也不至于多温和,却莫名让她如释重负。
沈亦清莫名萌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感与信念感,这段时间她只觉得一切都只是为了应付别人的要求,抑或是为了生存下去的必要过程。
可是此刻望着身侧的燕云易与燕云殊,她渐渐地产生了一种荣辱与共的感觉,而不仅仅作为一个独立且毫无倚靠的个体而存在。
不知不觉中,她觉得鼻尖微微有些酸楚,眼中也有些许的湿润。
燕云易自然是对她的心理活动一无所知,只以为她是因为紧张而导致的脆弱情绪,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此时全场静默,他也不便再多说什么。
情急之下,他能做的只有握住沈亦清的手,想着也许可能通过这个动作为她传递一些信心与力量。
沈亦清只感觉掌心突然传来他的温度,一股暖流由心底弥漫开来,渐渐扩散到脑海之中。
只这一刻,她整个人的思路都有了极大的变化,从表面望上去却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变。
只是她坚定的眼神好似能够说明一切,她毫不在意地抹了下眼眶,从未如此清晰地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虽则荣远侯府地位凡,可是到底老侯爷燕啸天奉召驻防在外,并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