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旧时故人(2 / 3)
吗,林大娘子林惠明和夫人是闺中密友,从前对您多有照拂,只是后来好像因故迁出京都,算一算也有十余年了。”
姜乾补充道:“是,那时家父公务在身先行离京,安顿之后我与母亲才同去。
母亲经常念叨,那段时间有你同住的日子多了不少乐趣,不然定会被我闷坏了。”
燕云易问道:“同住?”
姜乾道:“约莫也有数载时间。
这样算来,我和清清倒是名副其实的青梅竹马。”
沈亦清得见故人,虽毫无记忆,但是起码说明自己不再是无依无靠。
她顿时来了兴致,神情殷切地积极追地问道:“那你们这是搬回京都了?舟车劳顿,伯母现在还好吗?”
姜乾笑着道:“是的,我们也是刚回京,母亲身体安泰,不必担心。
我本想安顿好就过沈府一叙,却忽然得知你大婚的消息。
前段时间母亲被琐事缠身,我也一直被军务耽搁,没有机会亲临婚典。
母亲一直念念不忘,催促我一定要当面道贺。”
沈亦清连忙道:“伯母太客气了!”
姜乾道:“母亲对你甚是挂念,让我一定邀请你去府里一聚。”
现下沈亦清已经对大梁朝堂的利益纠葛有了基本的了解,姜乾虽没有明说,但她明白朝臣走得太近是大忌,即便清者自清也还是要有所避忌,何况是荣远侯府这样的众矢之的。
姜乾是武官,又是和燕云易同行倒不会让人挑出错处,但是新入京的官家女眷登门拜访则另说。
沈亦清当即爽朗道:“好呀!
那就现在去,我需要准备什么吗?”
屏儿赶忙小声说道:“小姐,这个事情是不是得先问过姑爷?”
沈亦清这才意识到自己对外的身份,转过身望着燕云易,却一时间没想到要怎么措辞,只得有些犹豫地开口道:“额那我是不是?”
燕云易道:“夫人可自行定夺。”
沈亦清分明觉得“夫人”
二字听来有些用力,不知是不是自己多心了,可瞧着他的脸色又明显阴沉了几分。
于是他没有再说些什么,一副忙于军务的模样匆匆和林昊扎进书房。
姜乾略有深意地说道:“看来少将军也不全然是个冷若冰霜之人。”
沈亦清还在思忖是不是哪里惹到燕云易了,一时没反应过来,下意识问道:“什么?”
姜乾笑着道:“没什么,那我们现在就走吧。”
此时,京都久负盛名的酒肆“秋溟坊”
却极为罕见得空无一人,独独在顶层深处的雅间中传来几位客人针锋相对的谈话声。
其中一位声音婉转的妙龄女子正是楚琇,她坐在夏泽的右手边,手腕上的银索触碰到翡翠的玉质杯器出一声声“噔噔”
的清脆响动。
“不知萧公子今日造访,有何贵干?”
楚琇声如银铃,面上是不着痕迹的浅笑。
她正对面坐着的男子,容貌冷冽俊朗,面部线条饱满,高高的眉弓立体而突出,眉眼间透着若隐若现的杀气,整个人散着不怒自威的气势。
秋溟坊足足有百尺高,正是京都的制高点,此时他居高临下望着沿街的风光,漫不经心的神情,丝毫没有将楚琇放在眼里。
他似乎在等一个人,鹰隼一般锐利的目光直勾勾地盯着某个方向。
楚琇也不气恼,依旧笑着道:“不如我换一个问题,不知北凉王今日造访,有何指教?”
只见萧念周身作寻常的大梁文人装扮,并不显山露水,虽则带着些华贵而神秘的感觉,并且刚一进门就以重金包场,行为颇为霸道,但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破绽。
可夏泽与楚琇却不请自来地坐下,如今楚琇更是直截了当地点明他的真实身份。
他的眼神冷漠,透着些让人不寒而栗的寒气,传闻北凉王萧念杀伐决断,继任短短两年统摄整个大漠,更有“杀神”
的嗜血称号。
萧念喜怒不形于色,只冷着一张脸,却饶有兴致道:“本王是该称呼你楚姑娘,还是洛姬?听闻南唐的西陵阁无所不知,你说是吗?”
楚琇垂着眼眸,神情淡然地说道:“君上言重了,却也没有这么名过其实。
只不过西陵阁打开门来做生意,任凭谁出得起价钱,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秋溟坊不仅是京都有名的酒楼,更是归属于南唐皇室运作的情报机构“西陵阁”
在大梁的枢纽,普通百姓自是不知,但是对于大梁朝廷而言,它却同样是近在咫尺但丝毫不曾吸引任何警惕或注意的场所。
如今西陵阁的统领正是楚王夏泽,他做事向来不循常理,因此西陵阁虽是官家秘密机构,却同样对外开放情报交易。
只是一则西陵阁极其隐秘,也非常挑客;二来这里的每条消息都明码标价,情报的价值不同、对应要付出的代价也不同,却都并非普通金银财宝可比。
萧念并不看她,只是目光如炬地盯着夏泽。
此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