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慈母苦心劝东宫(1 / 2)

加入书签

东宫主殿内,一片凝重的气氛。

地上残留的碎瓷片刚被收拾干净,但那些价值连城的紫檀木家具上的划痕和碰撞的痕迹,依然无声地诉说着方才生的暴怒场景。

苏鸣已经换下了朝服,但一身常服也难掩他的烦躁。

他面沉似水地坐在主位上,眼中布满血丝,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出一声声沉闷的响声。

宫人们战战兢兢地侍立在旁,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触怒这位正在气头上的太子殿下。

皇后谢氏仪态端庄地步入殿内,目光扫过殿内的狼藉痕迹,眉头顿时微蹙。

她看着儿子失态的样子,语气中带着一丝严厉:&0t;鸣儿,你这是做什么?看看你这殿内,成何体统!

身为储君,竟如此失态!

&0t;

听到母后的声音,苏鸣猛地站起身,压抑的怒火再次涌上心头。

他的声音因愤怒而显得嘶哑:&0t;母后!

您是没看到今日朝堂上苏霄那副嘴脸!

他分明就是故意的!

他&0t;

&0t;够了!

&0t;皇后抬手打断了儿子的话,&0t;本宫都知道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失利便如此气急败坏,将来如何承担国家大任?&0t;

她的声音不大,但字字如刀,直指要害。

殿内的宫人们纷纷低下头,不敢看这对母子的对峙。

苏鸣被母后的话噎住,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他知道母后说得对,但今日在朝堂上的耻辱,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里,让他无法平静。

皇后看着儿子这副样子,心中既心疼又恼火。

她花了多少心思才为儿子谋得太子之位,可他却总是在关键时刻显露出这种沉不住气的性子。

这样下去,如何在储位之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殿外的夜色渐深,映照着这对母子各自的焦虑和忧思。

一个是为儿子的前程担忧,一个是为今日的耻辱难平。

东宫的灯火明亮如昼,却照不进他们阴云密布的心。

皇后遣退了殿内所有宫人,只留下一个贴身老嬷嬷在殿外守着。

她示意宫人奉上清茶,亲自端起茶盏递给苏鸣。

苏鸣接过茶盏,慢慢喝下。

茶水的清香似乎让他烦躁的心绪稍稍平复了一些。

&0t;鸣儿,&0t;皇后的语气明显放缓,带着母亲特有的温和与关切,&0t;你要记住,你父皇今日虽然夸赞了老二,但也给了你台阶下。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他心里,你这个太子的地位依然稳固!

他看的不仅是谁出的钱多,更是你作为储君的品性和气度!

老二今日看似风光,实则锋芒毕露,未必是好事。

&0t;

苏鸣放下茶盏,眉头微皱,似乎在思索母后的话。

皇后继续开导道:&0t;你今日捐出三百万两,是你身为太子的担当,是你母后和你外家的忠心。

这份情,你父皇记在心里。

而老二那千万两,来路张扬,虽解了燃眉之急,却也暴露了他的财力和野心,你父皇心中自有计较。

&0t;

她忽然话锋一转,切入正题:&0t;眼下,你最该做的不是在这里生闷气,而是去安抚人心,尤其是柳太尉!

&0t;

东宫侧殿内,苏鸣听着母后的话,紧绷的面容渐渐舒展。

方才的怒火在母后的开导下,如同退潮般慢慢消退。

他紧握的拳头也在不知不觉中松开,眼神中的血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沉思。

&0t;柳太尉&0t;他的声音中虽然还带着一丝不甘,但语气已平静许多,&0t;他收了老二五百万两,儿臣再去岂不是&0t;

&0t;糊涂!

&0t;皇后打断他的话,眼神锐利如刀,&0t;柳太尉那是被逼无奈!

他支持东宫多少年了?根基深厚,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岂是区区五百万两就能收买的?老二送钱是雪中送炭,你若不去安抚,才是真正将他推向老二!

你现在去,是告诉他,东宫从未忘记他,是给他吃定心丸!

这才是储君该有的胸襟和手段!

&0t;

苏鸣眼中闪过一丝醒悟。

是啊,柳太尉与东宫的关系岂是五百万两就能撼动的?他怎么会被一时之气冲昏了头脑?

皇后见儿子神色有变,立即加重语气道:&0t;带上些贵重药材,亲自登门拜访,姿态放低些,与他推心置腹。

告诉他,东宫永远是他的依靠!

如此,才能真正稳住柳家,稳住朝局!

&0t;

苏鸣深吸一口气,眼中终于恢复了太子应有的清明。

他郑重地起身,向皇后深深一礼:&0t;母后教训的是,儿臣险些因一时之气误了大事。

儿臣这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