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重金相赠夜色深(1 / 2)
凌晨时分,云霄王府后门一片寂静。
天色未明,四周笼罩在浓重的夜色中,只有零星几盏灯笼出微弱的光芒,在寒风中摇曳不定。
张先生换上一身不起眼的青衣,站在后门阴影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几个身材健壮的心腹正小心翼翼地搬运着数个沉重的箱子,每个箱子都用黑布严实地包裹着,遮掩住内里装着银票的檀木匣。
马车是特意挑选的旧式款式,看上去毫不起眼,与寻常商贾所用无异。
车夫也换上了普通的灰布短衫,低着头假装打盹,实则时刻戒备着周围的动静。
在墙角的阴影中,柳府老管家陈福带着两个面色惶恐的仆人早已等候多时。
他们躲在暗处,不时往四周张望,神情焦虑。
陈福不住地搓着手,既是因为寒冷,也是因为紧张。
一阵寒风吹过,卷起地上的枯叶,出沙沙的响声。
张先生抬手示意心腹们停下动作,仔细聆听片刻,确认四下无人后,才向陈福微微颔。
&0t;陈管家,&0t;张先生走近几步,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公式化的客气,&0t;我家殿下仁厚,听闻太尉困境,特备薄礼相助。
还请转告太尉,务必保重身体,朝廷还需太尉主持大局。
&0t;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枚精致的玉佩,递向陈福。
玉佩上隐约可见&0t;霄&0t;字纹路,显然是一件信物。
陈福双手接过玉佩,因激动和寒冷而微微颤:&0t;老奴老奴代我家老爷,叩谢二殿下活命之恩!
这份恩情,柳家上下,没齿难忘!
定定当图报!
&0t;
张先生眼神锐利地扫过陈福,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压力:&0t;图报倒不必急于一时。
只盼太尉大人日后在朝堂之上,能明辨是非,不负我家殿下今日一番心意便好。
天色不早,陈管家请回吧。
&0t;
陈福连连点头,弯腰行礼。
他指挥着两个仆人快地接管了马车,动作轻缓而谨慎,生怕出任何声响。
马车缓缓驶离王府后门,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张先生站在原地,目送马车远去,直到再也看不见车轮碾过地面的痕迹,才转身示意心腹们撤回府中。
晨风渐起,带着刺骨的寒意,却吹不散空气中弥漫的那股暗流涌动的气息。
金銮殿内,晨光透过高窗洒落,却驱散不了殿内凝重的气氛。
苏御高坐龙椅之上,面色不悦地俯视着下方的文武百官。
柳荀站在文官之列,虽极力保持镇定,但眼角的疲惫和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暴露了他的内心。
昨夜刚收到二皇子的&0t;救命钱&0t;,今日就要在朝堂上表态,这种煎熬让他倍感压力。
兵部尚书李震不时用担忧的目光看向他,显然察觉到了老友的异常。
苏霄站在皇子列中,表面恭敬,眼角余光却时不时扫过柳荀和太子苏鸣。
他知道,今日这场大戏,正是他昨夜布局的延续。
太子苏鸣面色平静,但攥紧的拳头显示出他的内心并不平静。
&0t;诸位爱卿,&0t;苏御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0t;国库空虚,南离咄咄逼人,朕心甚忧。
可有良策,解朕燃眉之急?&0t;
殿内一片寂静,群臣低头不语。
就在这时,柳荀上前一步,躬身道:&0t;陛下,臣年迈体衰,才疏学浅,难当大任,唯愿尽绵薄之力,为国分忧。
臣已变卖部分家产,略有进项,愿献于国库。
&0t;
他的声音虽然平稳,但熟悉他的人都能听出其中的疲惫。
这番话,既是对皇帝的表态,也是在向朝臣们释放信号——柳家已经筹到了钱。
太子苏鸣闻言,立即上前一步,语气平和却带着几分焦急:&0t;父皇,柳太尉年事已高,为国操劳,理应颐养天年,岂可再让其破费?儿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0t;
话音刚落,苏霄也随即上前,脸上带着恳切的神情:&0t;父皇,儿臣虽不才,亦愿为国尽力。
柳太尉乃国之栋梁,若能助太尉一臂之力,实乃儿臣之幸。
&0t;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仿佛真是出于对柳太尉的敬重。
然而只有柳荀能感受到这话中的分量——这是在向朝野宣告,柳家的&0t;进项&0t;从何而来。
殿内气氛顿时微妙起来。
文武百官纷纷交换眼色,有人若有所思,有人面露惊讶。
二皇子此举,不仅是在帮柳家解围,更是在向太子示威。
深夜,皇宫后宫。
慧妃寝宫的灯火依然明亮。
宫殿内布置奢华而典雅,檀木家具上雕刻着精美的纹路,香炉中燃着淡淡的安神香,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