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承南安之基拓三州(2 / 2)

加入书签

/p>

&0t;陈宫欣慰点头,&0t;南安农务司的制度、章程都已完备,照搬即可。

那些精良、稀有品质的流民更是关键,他们的才能和忠诚都毋庸置疑,正好可以担任各地要职。

&0t;

&0t;好!

&0t;苏寒拍案而起,&0t;传令下去,即刻开始行动。

农务司三日内拟定人员调配方案,五日内完成种子、农具清点调拨。

各州新任官吏即刻启程赴任。

同时&0t;

他停顿片刻,脑海中已经打开系统界面:&0t;我会在三日内召唤新的流民补充。

&0t;

&0t;岭州、衢州不比南安,&0t;苏寒指着地图上两州的疆域,&0t;旧有势力盘根错节,虽经战乱清洗,但地方情况复杂。

重建吏治,推广新政,恐非易事。

&0t;

&0t;殿下所虑极是。

&0t;陈宫捋须道,&0t;当务之急是稳定秩序。

军管可暂行,但长久之计是建立效忠殿下的文官体系。

&0t;

&0t;南安城已培养出一批初步合格的基层官吏,可派往两州担任副手,以老带新。

军中也可选拔一批明白事理的将领转任文职。

至于招贤纳士&0t;

&0t;这个我来想办法。

&0t;苏寒心中已有打算,系统商城中的稀有流民正是最佳人选。

&0t;严刑峻法惩治不法,安抚良善是要。

&0t;陈宫继续道,&0t;但南安的治理模式也不可生搬硬套。

&0t;

他指向岭州:&0t;此地多山林,除了推广良种,更要因地制宜。

山中药材、山货甚多,可组织采集,开辟商路。

那些精良品质的商贾正好派上用场。

&0t;

手指又移向衢州:&0t;此地江河纵横,水运便利。

可建水利,展渔业,开通商道。

若能理顺水运,建好码头,衢州必成富庶之地。

&0t;

&0t;先生说得对,&0t;苏寒点头,&0t;政令要结合地方实际,方能得民心。

南安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

&0t;

&0t;正是。

&0t;陈宫欣慰道,&0t;有了这些思路,加上殿下神通广大,三州之治指日可待!

&0t;

苏寒望着地图,眼中精光闪动。

一个完整的治理体系正在他脑海中成型:南安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因地制宜为原则,系统召唤的人才为保障。

这盘大棋,该如何下,他已了然于胸。

炭火渐旺,映照着案上的地图。

一个高效、系统的治理体系,正要从南安向整个南境铺开。

这个冬天,注定是一个繁忙的冬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