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兵分南北为两路(3 / 4)

加入书签

在离开之人,我不仅仅会让你们带走亲兵兵甲,还会有一些财货相赠。若是有人想要投奔宋国,我还可以写信给虞允文虞相公,以做推荐。想必以中原豪杰的本事,在南朝必然会受到重用。”

    “但是若是定了君臣之义,定了上下尊卑,再想要离开,那就成了叛臣,彼时就莫怪我行军法了!”

    天平军将领中,的确有人有些意动。

    因为他们早就听说过,山东东路规矩太大了,别说蓄养姬妾奴仆,就算占上几亩地,被发现之后都会吃挂落,这要是投靠过去,耿京给他们分的地与佃户,岂不是要全都吐出来?

    可是去宋国……

    宋国什么德行,就算之前不知道,辛弃疾等人在两淮江南走一遭,回来之后,大约也都听说了。

    且不说人离乡贱。就算有贵人提携,在宋国当了大将,宋国能不能北伐回中原,那也是个大问题。

    很有可能一去,此生难以回故乡了。

    而北地局势又是前所未有的好,金国分裂成了两个,刘大郎又是高歌猛进,连连破阵杀贼,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

    此时若是到了江南,来日袍泽可能都当上了总管,自己还在统制官上下转悠呢!

    等了片刻之后,见天平军中没人想要离开,刘淮立即拍板:“既如此,你们就各领兵马,先在长清县休整几日,徐大判,你暂且到天平军中,总领后勤事务。”

    徐宗偃起身拱手应诺。

    “辛五郎,你暂代天平军总管,大铁枪,你为副总管。”刘淮快刀斩乱麻的解决了天平军的问题之后,立即展开了正式军议。

    “咱们此时有三个目标:东平府、博州、徐州。但确切来说,只有两个去处,想要攻打徐州,是绕不过东平府的。先去哪里,后去哪里?各抒己见,时间紧迫,何长史,先从你开始。”

    何伯求也不怵,立即起身说道:“自然是先去博州,帮助王友直王将军守住博州后,扎紧北大门,然后再回头清扫整个山东。逃走的武安军不得不处置,否则若是被杀个回马枪,将济南府也搅乱,这场大战,我军就过于得不偿失了。”

    刘淮点头:“王五郎,你继续。”

    王世隆起身,立即就给出了不一样的选项:“武安军已经成疲军,弃军北逃更是士气接近崩溃,如何还能再战?现在的关键还是在于东平府的徒单贞,他麾下可是还有精锐骑兵的。若是他不顾一切来此处,咱们是没有防备的。只能趁这个时候,出其不意的将他弄死在东平府!”

    刘淮不置可否:“下一个,继续。”

    “俺觉得王五郎说的不妥,正因为武安军已经成了疲军,所以才不能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要是让他们回到幽燕,休整过来,到时候还指不定要费多大劲才能收拾。”

    “这话说得没有道理,那徒单贞不也是这样吗?如果放过这次机会,让这厮反应过来,咱们拿什么去追这么多骑兵?”

    “唉……莫忘了博州还有王将军在与金贼厮杀……”

    众人纷纷发表了意见,这两种说法都有支持,无非就是扩大战果与落袋为安之间的争执。

    耿京死后,整个山东两路已经全都是刘淮的地盘了,这时候他无论做什么都是赚,无论往哪边扩张都是对的,无非就是赚的多少罢了。

    现在唯一能限制刘淮的,只有粮草还有行政班底罢了。

    “辛五郎,你有什么说法吗?”刘淮见辛弃疾沉吟思考,朗声询问:“莫要遮掩。”

    辛弃疾笑了笑:“我只是担心诸位嫌弃我私心太重。”

    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