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孤军败将议前途(2 / 3)

加入书签

p;  郭安国扫了一眼徒单永年,随后说道:“但现在一丝希望都没有了,趁那刘贼还没有围上来,咱们赶紧撤退!可是……可是这一万正军,要撤往哪里,既能为国家出力,又不能轻易浪送呢?”

    四人同时抬头看向了舆图,并且最终将目光放在了一个地方。

    寿州。

    此地距离徐州三百多里,能避开山东义军的兵锋,不至于刘淮一发兵,就被大军直接冲到脸上来。

    寿州最南方就是金国与宋国的边境,淮河。

    寿州境内有淝水流过,淝水与淮河的交汇处就是下蔡,隔着淮河正对着下蔡的,就是寿春。

    说的更明白一点,下蔡对岸的山丘名字唤作八公山。

    就是那个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八公山。

    寿州以东就是宿州,境内有汴水故道,历史上宋国的隆兴北伐就是沿着这里进军的。

    寿州以西则是颍州,境内有颍水,可以直通汴梁。

    此时的寿州十分空虚,只有数千地方兵马罢了,武捷军如果能驻守寿州,那么不但可以堵住淝水通道,而且还能支援宿州与颍州,万一实在打不过,还可以顺着颍水一路北上,回到汴梁。

    这就是纥石烈良弼所嘱咐的,要为国家出力了。

    而且如果这般,武捷军还可以为完颜亮尽忠,替完颜亮挡住来自宋国的攻势。

    说的再明白一点,武捷军驻扎在寿州之后,就在金国边境建立了战略支点,不拔除掉这颗钉子,宋国很难一路直驱中原。

    于公于私,一举两得。

    只不过徒单贞与徒单永年听闻此言皆是脸色一沉。

    这两个姓徒单的是真的不想再为完颜亮这个暴君效忠了,尤其是在徒单太后死得不明不白之后。

    可关键在于,经此一败,徒单部的精锐损失惨重,莫说战场上继续争锋,就连徒单部在国家中的话语权都会下降。

    一个国家部落制与汉制并存就是这个德行,中央官员地位高低还得看本部落的实力来定夺。

    也因此,徒单贞想要赶紧回到辽东,想办法将这次的损失敷衍过去。

    这一路艰险,没有兵马护送是不成的。

    “此战之后,完……陛下也不可能再将都城设立在汴梁了,他需得支应关中的张中彦与徒单合喜,大约会迁都到洛阳。”徒单贞指着舆图,开始分析局势:“若是汴梁都不守了,河南地也是根本守不住的。两位不如跟我一起回到辽东,想必武捷军的儿郎们同样想衣锦还乡的。”

    郭安国与蒲察世杰同时无语。

    武捷军曾经长期作为完颜亮的亲军存在,以郭安国与蒲察世杰二人的立场,甚至以武捷军绝大部分军官的立场,都不可能向完颜雍俯首称臣的。

    这件事莫说长期处于武捷军顶头上司的徒单贞一清二楚,就连完颜亮与完颜雍哥俩都是明明白白。

    要不然为什么完颜亮打内战的时候,不将武捷军召回呢?

    不就是因为他需要武捷军牵制住神威军与武安军,不让他们投靠到完颜雍身边吗?

    蒲察世杰懒得再打机锋,直接询问道:“左监军,右监军,你们二人想要什么,可以直接说个明白。”

    徒单贞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我想要武捷军所有徒单部族的兵马。”

    蒲察世杰笑了,郭安国也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