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民政军事谋划尽(3 / 6)

加入书签

建议权,无决策权。”

    说到这里,下首的一些人明显是松了口气。

    刘淮此时依旧将名义上的大权让给了魏胜,虽然实际实行起来,肯定是刘淮充当执行者,但这样一来,双方的矛盾也会熄灭于无形。

    只要不发展到火并夺权就好。

    而另一些人则是有些迟疑。

    这些人大部分是军头,他们虽然已经将军册给了魏胜,并且接受魏胜在军中安插亲信,但还是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的。

    此番若是将军籍都转到新成立的卫所,那么就真的要成了魏胜的部将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从刚刚开始就充当刺头的呼延南仙却是率先出言:“大郎君这番言语有理,我武成军立即着手处理此事。”

    见周围人诧异转头看向自己,呼延南仙苦笑着说道:“武成军的情况究竟如何,诸位又不是不晓得,经历了数年劳而无功的大战,麾下儿郎们早就疲惫,有许多人甚至连婚配都没有,若不是这番在邳州还算有些功劳,说不得连家都回不得了。”

    要说这些山东良家子被金国折腾的确实是够惨,不过相比较来说,当日跟着呼延南仙一起叛出金国水军大营的那两千多人日子要好过许多,毕竟是充当解放者回到家乡的,乡亲父老也能高看一眼。

    但跟随徐文南下的那六千多人就惨了,什么都没有捞到不说,反而落下了助纣为虐的罪名,若不是回军时跟着忠义军抢运了邳州粮草,得了些赏赐,此时连家都难回。

    经历了这么一遭之后,颇有些良家子已经心灰意冷,想要解甲归田了,此番正好能给他们一个说法。

    最起码免上几年的税赋也行啊!

    见呼延南仙都已经妥协,其余人更是无话可说,纷纷点头示意。

    刘淮见状,继续说道:“以下宣布常备兵马数额,首先是武成军。”

    呼延南仙抬头,对上刘淮的眼睛,连忙低头拱手听令。

    “武成军有两千五百的军额,驻扎在益都府,以应河北金军,由李通李参军协助,将剩余兵马纳入卫所管辖,划分职分田,军籍民籍要分开。”

    李通起身应诺,而呼延南仙是见过这位金国相公的,立即就躬身行礼,随后连讨价还价都没有,立即坐回原位,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默然不语了。

    这刘大郎准备当真充分,竟然将前金国相公都拿出来压自己,还能有什么好说的?

    再说了,卫所也得需要官员来充任,也得从军中调任,到时候也方便老兄弟们找条出路。

    “东平军同样有两千五百军额,与忠义军一起驻扎沂州,以应对邳州徐州。由何伯求何长史协助分划地方。”

    何伯求与张白鱼同时起身应诺。

    “靖难大军有三千军额,屯兵沂水县,居中调遣,此番事由我还有陆游陆先生亲自负责。”

    “诸位,这就是修改军制的全部了,举手表决吧。”

    说到这里,刘淮顿了顿,竟然没有提忠义大军,只是催促所有人表决是否同意议题。

    看起来他并不想损害魏胜的权威,将此事交于魏胜自己来作主。

    魏胜却是立即言道:“忠义大军也要精简到三千兵马,此事由鱼元与罗谷子负责。”

    一万两千的常备军,若是出征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但是驻扎在地方消耗就要大大减少了,而且那些回家的士卒还可以协助农事,有助于恢复生产。

    也因此,如同张孝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