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可怜千万豪杰血,换得官家太平(2 / 7)

加入书签

、纸甲等样子货根本不是一码事。

    再配上涂上金漆,足以以假乱真的木锤木剑等物,这二十名甲士气势昂扬,真的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感觉。

    刘淮没有在意这些目光本身,却被这些目光激起一些疑问。

    赵构为什么让自己着甲上殿?

    到底是什么用意?

    还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虞允文就回头说道:“莫要君前失仪。”

    成闵与李显忠带头,甲士并排站成两列,进入了行宫大殿。

    这座用作开大会的崇政殿纵然十分宽敞,此时却也已经挤满了人,刘淮站在武官队列的中后位置,心中的一个想法不受控制的升腾而起。

    如果用手中的木剑将赵构弄死之后能不能逃出去?

    在仔细思量了可行性后,刘淮心中默默否了这个想法。

    因为成闵与李显忠以及他们的部将也同样穿着重甲,殿中卫士手中的也是真家伙,在皇城外也没有后续的接应兵马,成功的概率太低了。

    怀着某种遗憾的心情,刘淮拄着木剑,目不斜视,神游天外。

    在一阵嘈杂之后,有纠仪官大声呵斥。殿中随即肃然,内官随即大声说道:“官家到!”

    殿中宋国文武皆是俯首躬身:“陛下圣安。”

    上首传来一个比较尖细的声音:“朕躬安。”

    饶是知道此时有任何动作都会很显眼,但刘谁还是忍耐不住,微微抬头向前看去。

    而就在此时,赵构也同样望向了刘准。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相交,刘淮立即低头作恭谨状。

    仅仅不到一瞬,刘淮已经看清楚了赵构的面貌,随后第一个想法就是,怪不得金国大臣都说赵构是个天阉之人。

    赵构虽然已经年过五旬,却是肌肤白皙,少有皱纹。他的相貌英俊,却并不是那种十分硬朗的英气勃勃,而是有些阴柔。

    更为关键的是,赵构并没有蓄须。

    在这个以长髯为美的时代,男子虽然并不是都如同魏胜一般,有一把令人羡慕的大胡子,却也是要留一些胡须的。

    就比如刘淮,他此时就在唇上颌下留了一些短髯。

    加冠之前还好说,到了加冠之后如果还没有胡须,为官的都能算是有损官仪,周围亲朋好友就该悄咪咪的介绍郎中了。

    但是赵构身为皇帝,却是面白无须,遥遥望去,只觉得赵构与他身边的内官别无二致,真的就如同阉人一般。

    赵构同样只是扫了一眼,虽然觉得对方失礼,却没有发作,甚至连愤怒之情都升不起来。

    正如昨夜他向杨沂中询问刘大郎是忠是奸,而杨沂中直接敷衍过去一般,赵构根本懒得去想这种显而易见的问题。

    在整个宋国朝廷君臣上下,无论主战派主守派还是主和派看来,山东义军可谓对大宋忠心耿耿,一片丹心照明月的那种。

    在战局最为危急的时候,南下参战,一路打得都是硬仗烂仗乃至于找死仗神仙仗,说的难听一点,如果不是靖难大军每战必争先,说不得当时采石矶就会出大乱子。

    而若不是这刘大郎冒险率军绕后,攻下了巢县,断了金军后路,逼得完颜亮回身决战,说不得金军现在还堵在建康对面对赵构喊打喊杀呢!

    忠心可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至于什么杀一两家地主豪强,打一顿城门守军,与朝中官员起一些冲突等等破事,在如此忠肝义胆的行径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对待忠臣,就应该优容一些,更何况现在赵构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