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四方豪杰俱来投(2 / 3)

加入书签

还想去投靠刘锜或者李显忠,可谁让此时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决绝渡江的是靖难大军呢?

    刘淮思量片刻,干脆将话与姚不平说开。

    靖难大军可以另外再成立一军,甚至在体系之外再成立一支破敌军,让姚不平继承他祖父的官职的同时,他带来的那几百宋军也有了去处。

    但这支破敌军军事架构都不全,肯定不能与张小乙所率的那一支相比,所以只能执行维持治安,守卫城池之类的二线任务。接下来的战事中,也肯定不能让他们参与重大攻势。

    另一个办法则是让姚不平带着三五十个马术精湛武艺高强的心腹,到飞虎军中当刘淮的亲卫,其余兵马则打散吸收进靖难大军中。

    这的确有趁火打劫之嫌,而且是打姚不平的劫,很容易起什么流言蜚语,让宋军感到不齿。但刘淮依旧摆出一副光明正大的态度,将一切拿到台面上明明白白的说。这也就导致了无论是姚不平还是其余几个军头都有些慌乱。

    在简单商议了一番之后,姚不平还是选择了第二条路,成为了飞虎军中的一名队将。

    本质上来说,这些宋军残兵还是想要跟金军决死的,否则没必要来靖难大军中受罪。

    金国攻入两淮的兵马不多,只能控制交通要道。宋军残兵如果不想抗金,联合起来割据一两个县城作威作福还是能做到的。

    也因此,理论上最优待的第一个选项,姚不平反而不想选。

    我参军就是为了杀金贼的,你若不让我上战场,我为何要加入你们靖难大军?摆平了姚不平之后,其余人就好说了。

    在一番扩军之下,靖难大军的人数急速膨胀,军册也终于在这日上午被加班加点的赶制了出来。

    飞虎军扩军到八百人,暂为张白鱼所率。

    雷奔所部选锋军扩军到八百人。

    张小乙所部破敌军扩军到两千人。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石七朗所部前军扩军到一千五百人。

    罗慎言所部左军扩军到一千七百人。

    王世隆所部右军扩军到两千人。

    辛弃疾所部天平军扩军到三千五百人。

    原本渡江的七千兵马几乎扩充了一倍。

    这几乎必然会造成战斗力下降,即便扩充的兵马大多数都是有一定军事经验的宋军与签军,他们看得懂旗号,听得懂鼓吹,也上过阵见过血,然而军事架构与配合却是无法一蹴而就的。

    然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不扩军,莫说应对接下来的战事,就连收拢过来的各路宋军都无法安置。人不吃饭是要闹事的,更别说这些手中有刀之人了,可靖难大军总不能养着这群人吃白饭,所以吸纳到军中,乃至于分成上下两军势在必行。

    不过靖难大军有一点优势,那就是着重培养过普通士卒的军事与文化知识,有大量的基层军官储备,只能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以老带新,尽快成军。

    至于军械粮草马匹,那就更多了。

    算上裕溪口对战武锐军第一猛安时的缴获,靖难大军一共缴获了五千领全身甲,其中不用修改,直接就可以用的足有三千领。这其中不止有金军标志性的葫芦盔,还有许多是宋军常用的凤翅盔与笠型盔,明显是从合肥等重镇武库中抢来的。

    除此之外,还有四千把神臂弓,四十万支箭矢,三千把长刀,八千杆长枪,一千把大斧,杂七杂八的武器一时间也难以分类完毕。

    至于马骡也有许多,减去轻伤的畜生,主力战马缴获了七百余匹,大部分是由武锐军第一猛安倾情奉献。

    他们最起码有五个谋克下马步战,导致他们的战马几乎没有参战,被飞虎军甲骑一锅端了。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