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两军对峙长江畔(2 / 3)
nbsp; 现在呢?金国水军直接被打退了回去,洞庭湖水军则是一屁股坐到采石,不准备走了。
如此一来,造成的结果就是,金军没办法打到大江东岸,宋军也很难打到大江以西。
合着靖难大军五千精兵远离家乡,千里迢迢的到了江南,就是为了跟金军隔着大江大眼瞪小眼?可总不能说,‘洞庭湖水军全都滚回去,让金军渡江来,老子要跟他们拼了’吧?
长江可不仅仅有军事意义,更是一条政治底线,金军渡没渡过长江,在政治意义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情。
眼见罗慎言、石七朗等人皆因为没有与金军交手而面露愤愤之态,虞允文还好,李道则是暗暗心惊。
山东怎么来了这么多骄兵悍将?不对,如果山东义军出了如此多的精兵,甚至还有刘淮与辛弃疾这种豪杰人物,那么山东两路又是什么情况?已经全都光复了吗?
如若那般,那这些山东豪杰能耐可就太大了,必须深入结交。
且不说李道心中思绪翻涌。
坐在主帅右首第一人的刘淮抬眼看着地图,心中思量再三之后,也是微微一叹。僵持住了。
这种僵持并不是说双方真的势均力敌,或者说双方的战略优势差不多,而是双方都已经进入了如果想要取得更多战术上的成果,就得准备付出极大代价的阶段。
然而算了算宋国在东采石的本钱,刘淮复又惆怅起来。
五千靖难大军;五千士气被鼓舞起来,战力却不详的淮西军;六千左右能在江上开无双,在陆上基本无能的洞庭湖水军。
这些本钱一点都损耗不起。
只能期盼由外部从战略上对金国产生威胁,从而发生战术上态势的改变了。
不过好消息是,刘淮十分肯定,汉家是有英雄的,在数条战线上奋战的豪杰终究不会辜负自己期盼的。
战略优势随时可能出现,有可能是西川的吴璘大发神威,攻入关中。
有可能是刘锜在面对围困扬州的三个万户时,再现一回顺昌之战,一举将其击溃。
也有可能是进攻襄樊的金军由于兵力太多,而自乱阵脚,从而被吴拱与成闵抓住机会,立下不世之功。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更有可能自家父亲魏胜率领留守在山东的义军,直接西进,攻下宿州乃至于徐州,切断两淮金军的大动脉。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完颜雍,如果按照历史上来算,此时他应该已经称帝,那个足以让南下金军大乱的要命消息,应该已经在路上了吧。
正盘算得入神,刘淮只觉得肩膀被左后方的何伯求戳了一下,回过神来,只见帐中所有人都看着自己,虞允文更是欲言又止,不由得抚着额头说道:“虞舍人,刚刚有些走神,有什么事吗?”
虞允文也不在意,摇头说道:“今日清晨的俘虏与缴获该如何处置,大郎你可有什么说法?”
刘淮点头说道:“有的,如果按照我等山东义军的做法,那就是将手中沾血的都挑出来杀了,剩下的按照罪责执行十一抽杀、五一抽杀乃至于二一抽杀。活下来的人全都根据罪责判刑,发往盐场矿场做工,以劳动作改造。”
虞允文听得连连点头,心中更觉得刘淮不简单,身为手中有刀的军兵,竟然没有一杀到底,而是试图用政略来解决异常复杂的山东,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了。
然而刘淮的下一句话就让虞允文微微一愣。
“但对于这些金贼来说,这些就都省了吧。”刘淮冷笑说道:“第一猛安作为全军最为精锐的兵马,手里全沾着血,军法官记功,宣读审判之后直接明正典刑,全都杀了了事,以祭告遇难百姓的在天之灵。”
“尤其那个阿里刮,最是首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