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坑一拨人(5 / 6)
微一怔,他还不懂林一峰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眼前的这个事情。
不过站在林一峰的角度来看,这事儿还有其他的路子。
既然不听劝,那就只能坑这俩人一把了。
在这个年代,除了企业在城市内话语权并没有政府机关那么多。
一般来说,一个地方的发展,主要还是看政府给出什么政策。
除了那几个大城市之外,企业想要干涉政府政策,都是不可能的。
像是共城那边小企业,他们就算全部人联合起来,也很难撼动三菱集团这个国际巨头,更别提现在不光是共城,商都乃至整个中州,都在盯着这个外企的入驻。
三菱集团现在在这群人眼中都是香饽饽,那可是实打实的政绩,只要能够联手这个集团,想往上走动都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再加上本地政策的扶持,三菱集团想要建厂的计划可谓是快速推进。
在这个年代,国内龙头企业都在考虑稳定规模跟企业转型的事情,本来这些企业都自身难保,现在更是抽不出空来帮助共城这个小地方抵抗外资的入侵。
如今能够撼动当地企业的,林一峰只能想到两个人。
一个是国内“首富”亦或者“首骗”,从苏联人手中罐头换飞机的能人牟其中。
这家伙可谓是在南方拥有很强的号召力,手下企业无数,主打的就是到处融资诈骗,坑地方企业跟政府给他投钱,然后在中饱私囊。
而另一个便是当年最火的“水变油”的科学能人王洪成。
前者林一峰目前还接触不到,这家伙从80年代初期就开始到处搞事情,如今已经奔波在国内各个地方,成了各地方政府的“贵人”。
你要找这人,那都得往上层层汇报,请示各种领导。
如果你真能把这个人请来,中州省大半领导会感恩戴德,认为他来了是帮地方带动了经济。
牟其中这个人的地位太高,林一峰想要见到他,可是太难了。
相反第二位比起前者,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根本不是一个层级的。
这年头的王洪成才刚刚在南方媒体发布了报道,初步崭露头角,在国内各个政府之间还未打响威名。
只是东三省地方相信了他的话,能用水加一部分药剂,成功转换成燃油,在92年才开始建厂大力推销。
他发明水变油,是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进四分之一的汽油,再加进少量配置的“洪成基液”或称“水基燃料膨化剂”。
就可以变成“水基燃料”,一点即燃,热值高于普通汽油、柴油,且无污染,成本极低。
这话放在后世绝对会被各方政府给戳破。
但在这个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的时代,这话就显得有些神乎其神。
再加上他各种演示,确确实实骗了不少人。
这人比起牟其中,更加的心急,从创立这个品牌到进行生产加工,都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林一峰如果想要接触他,也就是一张火车票的事情,远要比名气更大的牟其中更加简单。
如果将这家伙引荐到了共城,绝对可以让市政府的人上钩,放弃日企的加盟,转而投入国内拥有东三省背书的王洪成手下。
林一峰想到这一点,也是当晚就招呼着许青衣,让他带上刚子直奔东三省,准备找一下王洪成,提前跟对方勾搭上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