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何晓(2 / 3)
p> 接下来的日子,这四合院里的戏,才刚开锣。
娄晓娥拜访完陈小满,心里踏实了不少。
回到傻柱屋里,只见何晓正坐在桌前,小口吃着傻柱不知从哪儿变出来的豌豆黄,傻柱则蹲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那模样,恨不得把全世界好吃的都塞到儿子面前。
“回来啦?”傻柱见她进来,连忙起身,脸上还带着傻笑,搓着手,“跟小满兄弟聊得挺好?”
“嗯,小满还是那么通透,说话让人心里舒服。”娄晓娥笑了笑,看着儿子,“何晓,好吃吗?”
何晓点点头,小声说:“好吃,爸买的。”
这一声“爸”叫得自然了些,傻柱听得浑身舒坦,赶紧表功:“就前街老王头那儿,他家的点心最地道!儿子喜欢,爸天天给你买!”
娄晓娥嗔怪地看他一眼:“哪能天天吃甜的,对牙齿不好。”
话虽如此,看着傻柱对儿子这份热乎劲儿,她心里也是暖的。
“对了,晓娥,”傻柱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正了正神色,“昨天我一高兴,嘴没把门,嚷嚷着要摆席请客……你看这事儿?”
娄晓娥沉吟片刻。
她明白傻柱的心思,扬眉吐气,昭告天下,这是憋了太多年的一股劲。
她也不是怕破费,只是……“柱子,请客没问题,但咱们刚回来,情况还没完全明朗,是不是稍微缓两天?
也让我和何晓稍微安顿一下?
而且,这请客的由头、规模,也得斟酌一下。”
傻柱一拍脑袋:“对对对!是我太急了!还是你想得周到!都听你的!你说咋办就咋办!”
他现在是有妻有子万事足,恨不得把娄晓娥和何晓捧在手心里。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傻柱有了个十岁大的儿子,这事儿经过一天的发酵,已经不再是95号院的新闻,几乎传遍了南锣鼓巷。
各种版本的流言也开始冒头。
有羡慕的:“傻柱真是傻人有傻福,娄家那姑娘一看就发达了,还给他生了个大儿子,后半辈子等着享福吧!”
有嫉妒的:“哼,谁知道是不是他的?娄晓娥走了小十年了,这年头回来认爹,图啥呢?说不定是看内地政策好了,回来占便宜的呢?”
有看热闹的:“这下可有好戏看了!傻柱跟秦淮茹那边拉扯了这么多年,眼看有点苗头,这正主带着儿子回来了,秦淮茹咋办?”
还有替秦淮茹不值的:“淮茹伺候他吃穿这么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这娄晓娥一回来,怕是没她什么事儿喽!”
这些风言风语,或多或少,也刮进了当事人的耳朵里。
秦淮茹一整天都心神不宁,在车间干活都出了几次小差错。
下班回来,看到傻柱屋里其乐融融的景象,听到何晓那一声声略显生疏但清脆的“爸爸”,心里就像堵了一团棉花,喘不过气。
婆婆贾张氏更是没个好脸色,指桑骂槐地说什么“鸠占鹊巢”“良心被狗吃了”。
就连小当和槐花,看着何晓穿着她们从没穿过的好看小西装,吃着她们小时候很少能吃到的精致点心,眼神里也流露出复杂的情绪。
这一切,娄晓娥都看在眼里。
她久经商场,察言观色的本事一流,自然能感受到这院里除了傻柱纯粹的狂喜和陈小满夫妇的淡然祝福外,还有其他更复杂的情绪在涌动。
她知道,认亲只是第一步,如何在这熟悉又陌生的环境里立足,如何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尤其是如何处理与秦淮茹一家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才是真正的难题。
晚上,哄睡了何晓,娄晓娥和傻柱坐在外间说话。
“柱子,”娄晓娥斟酌着开口,“院里……尤其是秦姐家那边,你打算怎么办?”
傻柱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挠挠头:“这个……我也没想好。以前吧,我是看她们家困难,能帮就帮一把。
秦姐她……对我也确实不错。
可现在我有了你,有了何晓,这情况不一样了。
我得对你们娘俩负责。”
他这话说得实在,也表明了他的态度。
傻柱这人混不吝,但大是大非上不糊涂,尤其现在有了血脉传承,责任感瞬间爆棚。
娄晓娥点点头:“我明白,我不是要你立刻跟她们划清界限,毕竟这么多年邻居,情分还是在的。
但有些界限,得清晰起来,为了何晓,也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
“你说得对!”傻柱立刻附和,“以后我的工资、粮票,都得先紧着咱们家!嗯……不过秦姐家要是真遇到难处,咱能帮还是……”
娄晓娥打断他:“帮急不帮穷。真有过不去的坎,我们不会看着不管。
但日常的接济,得停了。
柱子,你得让院里人知道,你现在是有家室有儿子的人,和以前不一样了。”
傻柱重重地点头:“懂!我都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