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慕洧、慕浚(1 / 2)
河西之地,风沙依旧粗粝。
原夏国都城、兴庆府,如今已插上了西军的赤旗。
城外连绵的宋军大营,旌旗招展,号角森严。
中军帅帐内,炭火驱散了边塞的春寒,却驱不散那股无形的凝重。
慕洧和慕浚兄弟,被亲兵引至帐外。
两人皆褪去了西夏戎装,换上了西军军服,只是这身军服穿在他们身上,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慕洧年长些,面容沉稳,眼神内敛,如同深潭;慕浚则眉宇间带着尚未磨尽的桀骜,嘴角紧抿,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戾气。
他们身后,跟着几名心腹牙将,个个神色紧张,手不自觉地向腰间虚按,可那里如今已是空空如也,刚才进军营大门时就已经被缴了械。
“宣,慕洧、慕浚,晋见大帅!”帐门护卫高声唱名。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低头躬身走进帅帐。
帐内灯火通明。
刘錡并未端坐主位,而是站在一幅巨大的西北舆图前,背对着他们。
他穿着一身半旧的青袍,未着甲胄,身形挺拔。
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目光平静地扫过慕氏兄弟。
那目光似乎洞悉一切,慕洧心头一凛,慕浚则下意识地避开了视线。
二人正要下跪行礼,刘錡抬手虚扶,声音平和道:“两位将军一路辛苦,不必多礼。”
“败军之将,蒙大帅不杀,已是天恩。”慕洧躬身,语气恭谨,挑不出一丝错处。
刘錡走到案后坐下,示意他们也坐。
侍从端上热茶,氤氲的蒸汽暂时缓和了帐内的紧张气氛。
“西平府乃至河西走廊,能免于更大兵祸,二位将军顺势而为,功不可没。”
刘錡开门见山,“本帅念及二位久镇西陲,熟知边情民瘼,特予以嘉奖。”
“慕洧将军,授西军参谋部高级参议;慕浚将军,任西军装备部副部长。望二位能竭诚辅佐本帅,安抚地方,共保此方安宁。”
两人的新职名头极为响亮,级别和地位似乎远超他们在西夏时的实职。
慕洧脸上立刻浮现出感激涕零的神色,离席拜谢:“末将等叩谢大帅!定当肝脑涂地,以报大帅知遇之恩!”
慕浚也跟着拜下,头颅低垂,掩去了眼中一闪而过的讥诮与不甘。
刘錡微微颔首,话锋随即一转,语气依旧平稳却不容置疑:“然,天下初定,兵戈宜息。为统一号令,整合防务,原隶属二位将军麾下各部兵马,需依西军制式,重新编练整饬。”
“精锐骁勇者,将选补入边防诸军,充实边陲;余者,则裁汰安置,发放粮种耕牛,转为屯田户,充实户口,以利民生。”
话音落下,帐内一片死寂。
慕洧脸上的感激之色瞬间凝固,慕浚猛地抬起头,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
打散军队!这是要彻底挖掉他们的根!
那些兵,不仅仅是士兵,更是他们慕家世代经营、倚为根本的部曲子弟!
是他们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资本!
慕洧的手在袖中猛地攥紧,指甲掐进了掌心,剧烈的疼痛让他保持了最后的理智。
他用力扯了一下身旁弟弟的衣角,再次躬身,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颤抖:“大帅……英明!整军经武,乃安邦定国之本……末将……谨遵帅令!”
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慕浚胸口剧烈起伏,但看到兄长凌厉的眼色,终于还是强行压下几乎脱口而出的抗议,闷声道:“末将……遵命。”
刘錡将兄弟二人的反应尽收眼底,面上却不动声色:“如此甚好。整编事宜,自有行军司马与二位对接。事不宜迟,细节繁琐,还需二位将军多多费心。”
又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安抚话,刘錡便端茶送客。
走出帅帐,春寒料峭的风吹在脸上,慕洧却觉得背心已被冷汗浸透。
慕浚再也忍不住,低吼道:“大哥!你听听!这是要把我们连根拔起啊!”
“闭嘴!”慕洧厉声呵斥,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巡逻的宋军士兵,压低声音,“回驿馆再说!”
回到临时安置的馆驿,慕洧屏退左右,紧闭门窗,确认隔墙无耳后,才颓然坐倒在胡床上,之前脸上伪装出的恭顺瞬间瓦解,只剩下疲惫和阴沉。
“欺人太甚!”慕浚一脚踹翻了眼前的矮几,茶具碎了一地,“什么参议、部长!分明是夺了我们的兵权,还要我们亲手把兄弟们送出去任人宰割!”
慕洧没有阻止弟弟发泄,等他喘着粗气稍微平静些,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不交出兵权,你以为我们能活着走出兴庆府?刘錡今日在帐内看似平和,谁知帐外埋伏了多少刀斧手?”
慕浚闻言,气势一窒,但依旧不甘:“难道就真这么认了?眼睁睁看着我们慕家几代人的心血付诸东流?”
“认?”慕洧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老辣凶悍的光,“当然不能认!但眼下形势比人强,刀架在脖子上,硬碰硬只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