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名声狼藉换来希望(1 / 2)

加入书签

“李秀宁被册封为美人,李世民也即将被朝廷启用。”

“李渊虽难称良臣,却有这么一个能得陛下青睐的女儿,还有一个能担事的儿子,李家这是要绝处逢生啊!”

有朝臣满脸复杂,语气中带着几分遗憾,还有几分羡慕嫉妒恨。

在他们看来,原先的李阀已是穷途末路,必死无疑,却没想到竟靠着这一步取舍,居然重新活了过来。

“可恶啊,李渊这老贼又活了过来!”

李元吉畏罪自杀之后,谋逆的罪过被彻底归到他一人身上,李氏不仅洗清了污名,更隐隐有了卷土重来的势头。

这一系列操作,朝中的文武大臣心里跟明镜似的。

若说这里面没有猫腻,根本没人信,这分明是陛下与李家达成了交易。

交易达成后,李阀必然会迎来新生,重新跻身大隋的权力核心。

对于这些世家老臣而言,李家的回归让他们满心不愿,因为这意味着朝堂上多了一个争夺权位、瓜分资源的对手。

若不是此乃皇帝的谋划,他们真想先一步打压李渊,绝不让李家有翻身的机会。

可皇权在上,陛下既已点头,他们就算再抵触,也只能按捺住心思,静观其变。

然而李家的名声是好了起来,但李世民的名声却彻底臭了。

李元吉畏罪自杀的说辞,或许能瞒过普通百姓,却瞒不过朝堂上的有心人。

船桨拍弟的故事早已经流传出来,李世民亲手杀了亲弟弟已成事实,让他们无不为之侧目。

昔日那个高雅温润的李家二公子,如今成了残杀亲弟的凶手,这般骨肉相残的行径,着实骇人听闻。

鄙视!

忌惮!

嘲讽!

这些负面情绪像潮水般涌向李世民,他的名声一落千丈,彻底毁了。

对此,李世民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承受所有骂名,连一句反驳都没有。

毕竟,杀弟是事实,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

徐州,李渊的临时居所内。

“元吉!我的儿啊!”

当李渊接到李元吉的死讯时,当场发出一声凄厉的哀嚎,老泪纵横,伏在案上嚎啕大哭。

他悉心养育多年的儿子,就这么没了,怎能不心痛?

可哭着哭着,李渊却突然停了下来,沉默地坐在椅子上,看着手中的信件出神。

良久之后,他忽然长舒了一口气,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苦笑。

他望着窗外飘落的枯叶,低声喃语:“元吉,我的儿,你这一死,倒是为李家换来了生机,也算死得其所了......”

这一刻,他的心情无比复杂。

既有丧子之痛,又有家族得以存续的亢奋。憋屈了大半年,李家终于熬出了头。

皇帝给了李氏满门忠烈的称号,这对于现在的李家无疑是雪中送炭,一下子将即将崩溃的名声挽救了回来。

虽然代价是失去一个儿子,可好在死的是最不成器的元吉,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值了。

一旁的李建成眉头紧锁,心情却沉到了谷底。

李家虽有了希望,可一向支持自己的四弟却死了,而且是死在李世民手中。

这让他既为元吉的死感到愤怒,更对李世民生出了几分深深的忌惮。

连亲弟弟都能下手,日后若有权力之争,二弟对自己会不会也这般狠辣?

这个弟弟太危险了,实在是信不过啊。

李渊看出了李建成的心思,连忙上前劝慰:“建成,你莫要多想。世民此举,也是为了李家的未来。

若不牺牲元吉,李家永无翻身之日。他并非无情,只是没得选。”

如今的李家,刚摆脱逆贼的污名,正面临其他世家的虎视眈眈,家族内部绝不能再生嫌隙、自相内耗。

若是因为元吉的死,让建成与世民反目,那元吉的牺牲可就白费了。

好!

李建成沉默良久,终究轻轻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儿子知道了。”

他也是聪明人,自然明白大局为重的道理。为了李家的存续,只能默认四弟的死。

不过对于这个二弟李世民,他却是多了几分心思,再也不敢以普通弟弟看待他。

这是敢杀亲人的人,现在又入了皇帝的眼,他这一辈子不简单啊。

如今自己二弟已经先走一步,进入了皇帝的眼中,自己绝不能停滞不前。

否则一旦出现变故,自己会步老四的后尘。

如果任由老二发展,未来自己一旦得罪他,他只是一句话就可以拿下自己,那绝对不行。

沉吟片刻,李建成猛地站了起来,语气凝重道:“父亲,如今大隋的局势已非昔日可比,陛下的皇权更是稳固到无法动摇。

咱们李阀的态度,必须彻底转变。

我们不能再存任何侥幸,唯有真心归附陛下,为朝廷效力,才能保住李家的生机,让咱们真正站稳脚跟。”

他也要变强大,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