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盛景久未见 大赦天下令(2 / 3)

加入书签

,青羌只能无奈地惜败。

“青武际会”的武学比试,是闭门切磋。其规则为五局三胜,两国均只派出五名选手参与,既无候补之选,亦无加赛之定。正因如此,当海宝儿宣布正式的比赛结果时,众人神态各异。有人瞠目结舌,惊得嘴巴大张,满脸皆是诧异之色;有人黯然神伤,眼中满是忧伤,尽显落寞之情。

当真可谓表情多样,姿态万千。

与武学较量那真刀真枪、拳拳到肉的激烈场景不同,士林馆的文学较量经一番探讨商议后,再度拉开帷幕。只见所有评判皆面色严肃,从左右两侧的格子间有条不紊地依次走出。他们排成一列,动作整齐地向中间的武皇深深弯腰行礼,那模样恭敬至极、虔诚无比。

若无特殊情况出现,从此刻起,已无需他们再来进行评判论断了。

天鲑圣手第五知本稳步走到武皇身旁,先恭恭敬敬地向其躬身施礼,而后缓缓转身,环视全场。他那一头银发,在众人瞩目下显得庄重沉稳,更添威严。

“诸位,方才三轮比试已过,青武双方旗鼓相当。承蒙武皇陛下与青羌方面信任,将出题权交予我,那我便依本心出题。”天鲑圣手稍作停顿,接着娓娓道来,“夫医者,始于伏羲,承自神农,兴于黄帝,广传于世,贯通无尽。诸君需知,上述诸贤不仅是医道高手,曾救民于危难,更是人文始祖、尊为人皇。他们对人类文明的起始与变迁,功不可没。故而,我出的论题便是‘医人之理与医事之理,孰重孰轻?’。根据刚才的抽签结果,请青羌为正辩,武朝为反辩。”

医人与医事,一者关乎个体的福寿安康,一者关乎世态的太平昌盛,究竟何者更为重要?

天鲑圣手的论题一出,整个士林馆顿时鸦雀无声。他们此前从未经历如此独特的赛制,医人与医事,虽各有侧重,然二者本质实则异曲同工。皆为观天道,行天事,手握宇宙,化生万物。其根源在大道,其规则依自然。正如医术讲究阴阳调和、经络通畅,皆是顺应天道。

未几,青羌正辩率先起身,拱手行礼后,铿锵有力地说道:“我等坚信,医事之理应为关键所在。医事关系天下苍生的安康幸福,乃社会安定的基础。若无良好的医事管理,疫病肆意横行,百姓苦难深重,个体的福寿安康又从何谈起?‘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医事的重要性,便在于此。”

武朝反辩毫不示弱,起身据理力争:“此言有误!医人乃医学根本,若无个体健康,社会安康也无从实现。医事之理固然重要,但医人才是源头,万万不可忽视。故而,世间常有治病之医,而鲜有医事之人。”

双方你来我往,言辞激烈。

青羌正辩滔滔不绝:“此言更谬!医事可掌控全局,调配各种资源,使医术得以广泛传播,惠及众多百姓。此乃大义所在,毋庸置疑!医事之理,包含官对民之所愿、民对存之所求、学对政之积弊、兵对国之图谋等诸多方面,岂能说鲜有医事之人?”

武方言辞,棋臭一着,但应对反辩依旧从容:“个体康健是民之根本,国之根基,医人,注重个体,才能精准用药,进而才能成就大事。”

辩论热烈展开,双方辩手旁征博引,各抒己见。围观群众如痴如醉,每逢精彩论点,便掌声如雷,欢呼喝彩声不断。

此时,青羌一方发言:“医事可制定规则,规范行医行为,确保医术正统传承,避免误诊误治的风险,此为以事医人,医事是医人的关键所在。”

武朝辩手立刻回应:“然而若只看重医事,忽视个体的特殊情况,岂不是违背了医学初心?医人,在于关爱个体,以人为本……”

青羌一方再有辩手发言:“再者,医人,表面是治疗人体疾病,实际是对人的身体、思想、行为,以及为人处世、礼义廉耻、为民为臣等方面的治理。医人固然重要,但医事更加难能可贵。毕竟,归根结底医事的范畴远远大于医人。”

武朝反辩虽全力辩驳,但在青羌正辩的猛烈攻势下,渐渐显得力不从心。他们言辞混乱,思路繁杂,难以组织起有力的回应,显得颇为窘迫。

随着辩论的不断推进,青羌一方的辩手们越发气势恢宏,锐不可当。他们观点明确,论证严密,言辞犀利,步步紧逼。而武朝学子们则越发陷入困境,在青羌的强大压力下,他们神色惊慌,手足无措,最终无言以对,陷入尴尬的沉默。

台下观众对青羌的出色表现赞不绝口,掌声如雷、轰鸣不断,欢呼如潮、汹涌迭起,响彻整个士林馆。

这场激烈的辩论,不仅让人们对医人之理与医事之理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让青羌的声名大振。

武皇武乾清缓缓站起,他目光深邃如渊,声音洪亮地说道:“医人与医事,实则并非相互孤立,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医事为医人提供坚实保障,医人则是医事的躬行基础。唯有二者并重,方能实现医学的真正意义,造福天下百姓。但今日的比试,确实是武朝学子稍逊一筹。不过,朕感虽败犹荣。因为诸位年轻才俊都认识到了医人与医事的大同小异。”

存其同,容其异!

武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