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圣心大悦,千里之外定储君(2 / 3)

加入书签

重。

    他有两个儿子。

    长子朱高炽,仁厚有余,深得文官之心,但身体肥胖,性格偏软,守成尚可,开创不足。

    次子朱高煦,勇武过人,与自己最为相像,战功赫赫,但性情暴躁,头脑简单,此前一直难堪大任。

    这是他心中最为纠结之处。

    而如今,朱高煦的表现,让他看到了新的可能。

    如果,这个最像自己的儿子,补上了权谋和心智方面的短板,那他无疑将成为自己最理想的继承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章圣心大悦,千里之外定储君(第2/2页)

    一个念头在朱棣的心中逐渐明晰。

    “玉不琢,不成器。”

    他缓缓开口,声音虽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传本王将令。”

    众人立刻肃静下来,躬身听令。

    “命高阳王朱高煦,即刻卸下北平防务,三日之内,赶赴东昌前线,担任先锋大将!”

    此令一出,满帐皆惊!

    东昌!

    那可是南军主力大将盛庸的驻地,是整个战线上最难攻克的地方,双方在此地已经反复拉锯数月,血流成河。

    让高阳王殿下去那里担任先锋?那岂不是将他往火坑里推吗?

    一名跟随朱棣多年的老将,忍不住出言劝谏:“王爷,还请三思。”

    “东昌前线,凶险万分,高阳王殿下乃千金之躯,万一有所闪失……”

    朱棣冷哼一声,目光扫视众人:“闪失?本王的儿子,若是连这点风浪都经受不起,还谈何继承本王的江山!”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本王就是要让他去最危险的地方,在血与火中好好地锤炼一番!”

    他看着众人,声音斩钉截铁:“本王要看看,他到底是真金,还是镀了金的顽铁!”

    众人闻言,心中一凛,再无人敢多言,他们都明白了燕王的决心。

    这是考验,更是磨砺!

    若是高阳王能从东昌的惨烈战事中突围而出,那这储君之位,怕是真的要易主了!

    ……

    三日后,北平城。

    高阳王府内,传出了朱高煦中气十足的抱怨声:“父王也真是的,我这刚立下大功,屁股还没坐热呢,就把我调到东昌那鬼地方去。”

    “那盛庸岂是好惹的?这不是摆明了让我去送死吗?”

    他手里拿着调令,在书房里焦急地来回踱步。

    就在这时,一个沉稳从容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王爷,这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天大的好事。”

    朱岩身着青衫,手臂上的伤已好得差不多了,缓缓走进书房。

    朱高煦看到他,如同看到救星一般,连忙迎上前去:“兄弟,你可算来了!你快帮我分析分析,父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朱岩微微一笑,示意他稍安勿躁。

    “王爷,您在北平立下奇功,父王龙颜大悦,可这功劳,毕竟是在后方,属于安内之功。”

    “而储君,未来的一国之君,更需要的是什么?是攘外之能,是开疆拓土的赫赫战功!”

    朱岩的目光仿佛能洞察人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