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一封战报,诛心之剑(2 / 3)
棣将战报重重地拍在桌案上,虎目之中,是前所未有的光彩:“传令下去,将此捷报,通传全军!”
“告诉将士们,北平无忧,李景隆不过是冢中枯骨,我大燕必胜!”
“遵命!”
压抑已久的帅帐,瞬间被狂喜点燃。
北平大捷的消息,如同一剂最猛烈的强心针,让原本有些低迷的燕军士气,瞬间飙升至顶点!
朱棣看着欢呼的众将,目光却再次落回了那份战报上。
他的手指,轻轻地摩挲着一个名字,朱岩,又是这个朱岩。
从献策守城,到智取大名府,再到如今的奇袭白沟河。
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出现的频率极高,高到让他无法忽视。
尤其是,他竟然能让自己那个桀骜不驯的儿子脱胎换骨,这绝非一个普通的谋士所能做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四章一封战报,诛心之剑(第2/2页)
“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探究。
南京,皇城。
金碧辉煌的奉天殿内,气氛却比寒风还要冰冷。
年轻的建文帝朱允炆,脸色铁青地坐在龙椅上。
他的脚下,散落着一地被摔碎的奏章。
殿下,文武百官,鸦雀无声,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一份从北平传来的战报,同样摆在了他的面前。
只不过,这份战报,是从李景隆的大营泣血呈上的。
瞿能兵败身死,白沟河失守,粮草被焚。
数十万大军,被区区一支燕军偏师骚扰得日夜不宁,损兵折将。
最后,主帅李景隆,更是被一场莫名其妙的“胜利”狠狠地羞辱了一番。
燕军主动撤退了!
这比打了一场大败仗,更让建文帝感到耻辱!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对方眼里,他这数十万大军,已成为可以随意拿捏的玩物!
想打就打,想走就走!
“废物,一群废物!”朱允炆猛地站起身,指着殿下的兵部尚书,破口大骂。
“这就是你们给朕举荐的大明战神?数十万大军,围攻一座孤城,数月不下,反被敌人斩将夺旗,烧了粮草!”
“国朝的脸面,都被他李景隆一个人丢尽了!”
兵部尚书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
朱允炆气得浑身发抖:“息怒?你让朕如何息怒!”
他的目光扫过满朝文武。
那些曾经力挺李景隆的勋贵武将,此刻一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恨不得把脑袋埋进裤裆里。
而以黄子澄、齐泰为首的文官集团,则趁机落井下石。
“陛下,李景隆拥兵自重,畏敌如虎,实乃国贼,臣恳请陛下,立刻将其押解回京,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臣附议,若不严惩李景隆,何以慰藉战死将士之英灵,何以整肃我大明之军法!”
听着耳边嘈杂的争吵,朱允炆的头,疼得快要裂开。
他知道,李景隆或许有罪,但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
可若是不换,任由这个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