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乡试(上)(2 / 3)

加入书签

bsp; 这些都是往年的考题,还有山长的每一位弟子的科举考试默写下来的题等。

    沈书凡作为欧阳疏的关门弟子,把这些全部都送给他了。

    山长也因此空出来一整扇的书柜呢。

    往常没空看,这会儿躺在这里没事儿干。

    练武不方便,站桩也不行,背书连书也没拿进来一页,干瞪眼也无聊。

    看到半夜的时候,整个考棚内都是黑乎乎的。

    也就是侍卫巡视的时候,会有灯笼照着,但也比白天时的巡视次数要少。

    趁着侍卫转到别的地方去时,沈书凡赶紧的从空间里拿出东西吃。

    考篮里也有一点吃的东西,但大多是生的,毕竟这八月的天吃的东西可不能久放。

    现做的和现成的,有的选当然是选后者……

    八月初九,大吉。

    诸事皆宜。

    时辰一到,铜锣敲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13章乡试(上)(第2/2页)

    乡试,开始。

    主、副考官,还有众监试官,以及协助专门监考的官员,陆续进入考棚。

    “不得喧哗。”

    “违者官杖五十,送入大理寺治罪。”

    “科举不得舞弊,违者重罪。”

    “乡试开考!”

    随后,有执题官抬着题板在考场内慢慢走动。

    考题在考棚内转圈,确保每个号舍内的学子都能看到。

    沈书凡仔细的考板,然后迅速在草稿纸上写下了考题。

    在考题第四遍转过来这边号舍的时候,沈书凡再次仔细核对了一下考题。

    确认无误。

    这次的考题如初看难度还算能接受,但却是有些深度。

    三道四书题,要求200字以上

    两道经义题,300字以上。

    另外还要赋一首五言诗。

    而不管是四书题,还是经义题,都有一个附加的要求:科举舞弊。

    五言诗并不难,难的是,对于诗也有要求:税。

    三天写这些,时间很是紧张。

    这其中还必须把要求也在题里体现出来,难度可以说是相当高!

    去年的科举舞弊案,人头砍的血流成河。

    死了那么些人,真正的幕后主谋并没有死的。

    大多都是小虾小鱼的。

    看样子朝廷还没有消下去火啊。

    或者皇上的面子还没有找补回来……

    ‘主考官出这题就没安好心眼儿啊!’

    沈书凡等学子们在看过这些题之后,在心里都已经在暗暗大骂。

    但在乡试上写这相关的题,却是有些难为学子们。

    尤其是为难那些打算偏向谢丞相的秀才们。

    有着这想法的学子,也是有能力打听到京城的消息的。

    众所周知的是,谢丞相在去年的科举案中全身而退,但他有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