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我从不小看我对手,但我依旧坚持我的想法。”(2 / 2)

加入书签

慨道。

    石光荣听完扭头看了他一眼:“青叶,我觉得你这是话里有话。”

    “哈哈.开车走吧。”

    石光荣把方青叶送回酒店,方青叶告诉他,明天他就返回南新,依旧按照原计划买入期棉。

    石光荣心情复杂的开车回了,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方青叶如此笃定期棉价格继续会涨?

    回到自己的公司,石光荣向蒋一玲详细说了今天和方青叶聊的话,蒋一玲也皱起眉头。

    “光荣,那你怎么办?到底听赵燕京的,还是方青叶的?”

    石光荣没有说话,端着茶杯陷入沉思。

    看到石光荣这样子,蒋一玲又出了个主意:“要不,打电话再问问赵燕京?透透他的口风?”

    石光荣却摇摇头。

    “昨晚吃饭,赵燕京已经说的很清楚,他是搞公募的,有自己的规矩,能给我透露这些信息完全是冲着我和他的同学关系,再问,会被他笑话。”

    “可是,他给你透露这些信息,让你现在陷入两难境地。”

    “是啊,两难境地。”石光荣喃喃说道:“但最终是要作出选择的.就按照方青叶说的去做,做多!”

    “为什么?”

    蒋一玲想问,但看到石光荣的表情却没问出口。

    男人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要再干扰他的思绪。

    在申城浦东的一个高档小区里,赵燕京坐在客厅沙发上,接听电话。

    是叶庆军的电话。

    一个是来自上层精英,一个是江湖草莽,两人的相识也很有戏剧性,还要从宁波敢死队说起。

    前几年宁波敢死队在A股市场上以抢“涨停板”闻名,以吃庄家为生,果断吃进,火速撤离,平均三天打一只股票。

    这种不按套路,凶狠的打法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于是通过某种渠道给予警示,不能再这样玩下去!

    也就是这时候,赵燕京南下申城,认识了敢死队成员之一的叶庆军。

    很快,叶庆军退出敢死队,转战期货市场,而敢死队这个团队不久也解散,各自寻找出路。

    今天早上,赵燕京给叶庆军打电话问他了解方青叶这个人,下午就回了电话。

    “赵总,方青叶确实是南新人,以前是东方行南新支行的行长助理,去年十月份辞职,和石光荣一样在县城开了一家苗木花卉公司。”

    “两人果然是臭味相投。”赵燕京哼了声。

    “至于在期货方面,除了去年和石光荣一起炒期棉赚了一笔外,别的没什么动静.哦,还有件事。”叶庆军说着似乎突然想起什么。

    “什么事?”

    “根据我们调查,方青叶在九月份做了一次期棉的末日轮期权,运气比较好,赚了将近一个亿。”

    赵燕京听了略微有些惊讶:“胆子倒不小,竟然敢做末日轮期权?”

    “是啊,很少人敢玩这个。”

    “我知道了。”说完赵燕京就挂了的电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