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民审代官查(2 / 3)
墙,从来不是砖砌的,是人心松动时,它自己塌了。”
而在府城深处,知府大人书房内,那枚象征着监视与控制的“监”
字朱印,静静地躺在精致的檀木盒中,仿佛一只蛰伏的毒蛇。
盒盖紧闭,再未开启,似乎预示着什么风暴正在酝酿。
“大人,这议事会……”
师爷小心翼翼地问道,却被知府大人一个凌厉的眼神打断。
“不必多言!”
知府大人冷哼一声,拂袖而去,只留下师爷一人,在昏暗的灯光下,瑟瑟抖。
陈皓眯着眼,看着刘推官连夜送来的《赈工银册》,封皮上“北岭水渠修缮专款”
几个大字,在油灯下显得格外刺眼。
“三万五千两,府台拨的款,一文不少。”
刘推官抹了把额头的汗,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怒火,“可邻镇王老板那边,光是采石和购木的账,就报了四万二千多两!
七千多两的窟窿,凭空变出来的?”
李芊芊也凑了过来,纤细的手指快地拨动着算盘,噼里啪啦的声音在寂静的后院里显得格外清脆。
她眉头紧锁,显然也被这巨大的差额给惊到了。
陈皓接过账本,一页页地翻看着,指尖在略微泛黄的纸面上滑动。
他的目光沉稳而锐利,像一只蛰伏的猎豹,时刻准备着出击。
翻到第十三页,陈皓的指尖猛地停住,落在一笔“石灰转运费八百两”
上。
他抬起头,看向刘推官,眼神里带着一丝玩味:“刘大人,这笔钱,有点意思啊。”
刘推官一愣,凑过头来仔细看了看,却没看出什么端倪:“陈掌柜,这有什么问题吗?石灰转运,不是很正常吗?”
陈皓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正常?这石灰是从哪儿运来的?走的是哪条道?”
刘推官有些疑惑:“这……账上写的是从府城运来的,走的是驿道快马。”
“驿道快马?”
陈皓的笑容更深了,“用驿道快马运石灰?刘大人,你觉得这可能吗?这北岭的石灰窑,可就在咱们村口啊,烧出来的石灰,直接就能用,何必舍近求远,从府城运来?这八百两银子,怕不是喂了狗了吧。”
刘推官脸色一变,他也是在官场上混迹多年的人,自然明白陈皓话里的意思。
这笔钱,恐怕根本就没用来运石灰,而是进了某些人的腰包。
“不像是补漏,倒像洗账。”
陈皓放下账本,站起身来,走到后院的空地上,抬头望着天上的月亮,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寒意,“看来,有些人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手伸到咱们北岭来了。”
李芊芊放下算盘,也站起身来,走到陈皓身边,轻声说道:“掌柜的,这事儿恐怕没那么简单。
我连夜比对了三年来各项物料的市价和运输记录,现这些所谓的‘转运’,根本就是虚设的环节。
而且,这些虚假的开支,都经过县衙一名老书吏之手签批,而这个人……正是当年静渊堂案前夜,替府台誊录密折的‘笔帖式’。”
陈皓的眼神猛地一凝,他转过身,紧紧地盯着李芊芊,沉声问道:“你是说,他们不是想抢权,是早就埋好了账?”
李芊芊点了点头,语气肯定:“没错,他们早就知道咱们要修水渠,也早就准备好了这一手。
他们想的,恐怕不仅仅是贪点银子,而是想把咱们北岭的根都给挖断。”
陈皓深吸一口气,他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银子的斗争,更是一场关于人心,关于未来的斗争。
赵秀才也走了过来,他手里拿着一卷书稿,神情严肃:“陈掌柜,我觉得咱们不能坐以待毙。
咱们得想个办法,把这件事给捅出去,让大家都知道这些人的真面目。”
“捅出去?”
陈皓皱了皱眉头,他知道赵秀才说的是实话,但是现在的情况,他们根本没有证据,就算捅出去,也只会打草惊蛇,让那些人更加警惕。
“我有个主意。”
赵秀才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民审代官查?”
陈皓有些疑惑。
赵秀才解释道:“咱们召集十名议事代表和五位匠头,在讲字台公开拆解工程细目。
每念一项开支,便由对应的工匠现场作证是否属实。
这样一来,咱们就能把那些人的真面目给揭穿,让大家都知道他们到底贪了多少钱。”
陈皓沉思了片刻,觉得这个主意可行。
他点了点头,说道:“好,就这么办。
芊芊,你负责把账目整理好,秀才,你负责把流程安排好。
咱们要让那些人知道,北岭的百姓,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三天后,北岭村的讲字台前,人山人海。
十名议事代表和五位匠头,端坐在台上,神情严肃。
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