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不惜砍断自己手指的女人(1 / 2)

加入书签

“芊芊,”

陈皓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准备车马,我要去一趟省城。”

李芊芊抬起头,

“还有,”

陈皓顿了顿,目光转向远方黑暗的江面,“带上那本从万宅抄出的账册,还有……朱七姑的断指坛子。”

第四艘灯舟,正缓缓漂过桥洞。

火光映在水面,宛如一条苏醒的龙脊,蜿蜒着,向远方无尽的黑暗深处游去。

“驾!”

小李子挥舞着鞭子,赶着马车在青石板路上哒哒作响。

陈皓闭目养神,任由车轮碾碎清晨的薄雾。

“陈掌柜,此行凶险,万事小心!”

一个粗犷的声音从路边传来,陈皓掀起车帘,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晨曦中——那是柱子。

他看着柱子黝黑的脸庞,重重地点了点头,放下车帘。

晨雾未散,马车已经驶出了小镇,向着未知的方向疾驰而去。

晨雾未散,陈皓他们已经备好了马车,准备出了。

小李子检查着缰绳,李芊芊则仔细地清点着包裹,生怕遗漏了什么。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以及马儿喷出的热气,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却又透着一股即将远行的紧张感。

突然,一个身影如同一阵风般冲了过来,带着一股决绝的气息。

“陈掌柜!”

是朱七姑。

她脸色苍白,眼眶通红,怀中紧紧抱着一个粗糙的陶坛。

“七姑,你这是……”

陈皓有些惊讶。

朱七姑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将陶坛递到陈皓手中,她的手微微颤抖着,仿佛捧着的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我不能走,陈掌柜。

山里还有三百姐妹等着我的消息,等着一个希望。”

朱七姑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我走了,她们怎么办?谁来告诉她们,我们没有被忘记?”

陈皓明白了。

朱七姑不能离开南岭,她必须留在那里,成为所有织娘的希望和依靠。

而她手中的陶坛,则是她用自己的鲜血和尊严,为陈皓准备的武器。

陈皓沉默着接过陶坛,入手冰凉,却仿佛握着一把燃烧的火焰。

他知道,这坛子里盛放的,不仅仅是朱七姑的断指,更是南岭织娘的血泪和期盼。

“你若倒了,这坛就是遗诏。”

朱七姑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在陈皓的心上。

陈皓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他将陶坛交给李芊芊,李芊芊小心翼翼地接过,感受到坛身传来的冰冷,她的手也忍不住颤抖了一下。

“用红绸裹好,放在车厢正中。”

陈皓吩咐道。

李芊芊依言而行,用一条鲜艳的红绸将陶坛包裹得严严实实,仿佛在给它穿上一件战袍。

陈皓走到车辕旁,从地上捡起一截南岭特有的松枝,翠绿的松枝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

他将松枝插在车辕上,翠绿的颜色在晨雾中格外醒目。

“此去省城,不为求官,只为让上面的人看看清楚——百姓不是麻线,不是任他们搓圆掐扁的玩物!”

陈皓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中。

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出哒哒的声响。

陈皓坐在车厢里,闭目养神,脑海中却飞地运转着。

他知道,这一趟省城之行,注定不会平静。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马车行至半路,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

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车厢上,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山路泥泞不堪,马蹄深陷其中,寸步难行。

“陈掌柜,不好了!

前面山路塌方了!”

小李子的声音从前方传来,带着一丝焦急。

陈皓掀开车帘,只见前方山路被泥石流冲毁,形成一道巨大的鸿沟,根本无法通行。

“绕道,走旧驿道。”

陈皓当机立断。

旧驿道年久失修,路况更加糟糕,坑坑洼洼,颠簸得厉害。

马车在泥泞中艰难地行进着,仿佛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小船。

夜幕降临,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陈皓一行人来到一座荒村,找到了一间破庙,暂时栖身。

破庙里阴暗潮湿,蛛网遍布,散着一股霉味。

陈皓点燃一堆篝火,驱散寒意。

李芊芊拿出干粮和水,分给大家充饥。

就在这时,一个浑身泥泞的身影出现在庙门口。

“陈掌柜……”

是赵九渊。

他气喘吁吁,脸色苍白,耳后还有一道血痕,显然是受了伤。

“九渊叔,你怎么来了?生了什么事?”

陈皓连忙上前扶住他。

赵九渊顾不上休息,压低声音说道:“陈掌柜,出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