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太阳太阴(2 / 2)
p>
然而,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
面对这席卷整个凡界的浩劫,他能做的,更多是减轻局部的痛苦,却无法改变大局。
在救助的过程中,他看到太多的人因为绝望而变得麻木、疯狂,甚至相互残杀。
他意识到,仅仅救治肉体的创伤是不够的,更需要给这些饱受磨难的心灵一个寄托,一个希望。
于是,在施药疗伤、分食物之余,他开始向那些愿意倾听的幸存者,讲述一个关于“西方极乐世界”
的教义。
他告诉人们,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个没有痛苦、没有灾难、充满清净与喜悦的净土。
只要心怀善念,持诵佛号,精进修行,终有一日可以往生彼国,获得永恒的安宁。
这教义,如同暗夜中的一点星火,给许多绝望的心灵带来了慰藉与希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随他,称他为“圣僧”
。
但金蝉心中清楚,他此刻传播的教义,与他所来自的后世佛教虽有渊源,却并非完全一致。
他不能在此刻就留下“金蝉”
或与后世佛祖直接相关的名号,以免干扰既定的历史长河,引不可测的因果反噬。
他需要一个新的身份,一个既能承载他此刻宏愿,又不与未来佛教核心直接冲突的身份。
这一日,在一处刚刚经历地动、死伤惨重的山谷废墟中,金蝉救治完最后一名伤员,看着周围那些眼中重新燃起微弱希望之火的人们,他心中有了决断。
他站在一块断裂的巨岩上,望着下方汇聚过来的、面带饥渴与期盼的幸存者,声音平和而清晰地宣布:
“贫僧自西方而来,见众生沉沦苦海,心生悲悯。
今日于此,立一教,名曰‘西方教’。
贫僧,准堤,愿引渡有缘,共赴极乐。”
准堤!
他选择了这个在后世佛教中地位尊崇、被视为西方教创始者之一,却又相对然、与佛祖释迦牟尼时代有所间隔的名号。
以此身份行道,既可广传教义,播撒种子,又最大程度避免了直接干涉未来佛教主脉的历史轨迹。
自此,圣僧“准堤”
之名,开始在这片饱受太阴太阳之争摧残的凡界大地上,随着他的足迹,悄然传播开来。
他所到之处,不仅救治伤病,更播撒着心灵的希望,为这个黑暗的时代,保留下一缕慈悲的火种。
而高天之上,太阳与月亮的碰撞,依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
神的战争,仍在继续,凡界的苦难,也仿佛看不到尽头。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