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身外身(1 / 2)
……
万佛林的禅意浸透了岁月。
秦无幽盘膝坐于一株最为古老的菩提树下,他双眸轻阖,神足通圆满带来的“念起即至”
之境,已让他的身心与这片佛林彻底交融。
无需刻意感知,万佛林的一草一木,一石一佛的“存在之意”
,都如同他圣府天地内流转的星辰,清晰映照于心湖。
神足通圆满之后,秦无幽本想拜别佛门,但弥勒佛却让他继续留下。
弥勒佛道:“我还要传你佛门至高的无上法门,即,身外身!”
说到此处,弥勒佛含笑的眼睛变得稍显复杂,良久之后才继续说道:“这是佛祖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
“所以,天下间不会有第三个人知晓你修炼身外身的事。”
秦无幽沉凝,这话很有深意。
既然是佛门至高无上法门,为什么要传给他一个外人?
另外,后面的一句话带着些许强迫意味,既然是佛祖的意思,那当然是不容忤逆的。
可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修行此术呢?
不会有第三个人知晓又是什么意思?
“神足无碍,心念通达,此乃‘意’之极。”
就在秦无幽沉思之际,弥勒佛道:“然‘意’之尽头,不是所行皆至,而是……分化。”
“你的神足通已至圆满,已经有了分化出身外之身的资格。”
“身外之身,将你之本源真如,以无上佛慧,凝作如幻之形。”
“此身,乃‘空性’之显化,乃‘心镜’之倒影,乃……不灭之薪火。”
“薪火?”
秦无幽问道。
“不错。”
弥勒佛颔,道:“轮回剑主,斩业护道,锋芒所向,九死一生。”
“此身外之身,便是你陨落之际,重燃道种的那一点不灭星火。”
修炼始于最根本的“观空”
。
“闭目,敛息,神归圣府。”
弥勒佛引导着秦无幽的心神沉入最深层的寂定。
“观想汝之混沌青莲,观想五爪金龙,观想太阴幽月,观想涅盘圣火,观想周天星辰……乃至汝八转涅盘之金刚体魄,轮回剑意之终焉锋芒……”
秦无幽依言而行。
圣府天地内,混沌青莲摇曳生姿,五爪金龙盘绕莲茎,幽月清辉遍洒,圣火与星辰交辉。
磅礴气血奔涌如长江大河,轮回剑意深邃似九幽黄泉。
这一切,构成他存在的根基,修为力量的源泉。
“然此刻,”
弥勒佛的声音陡然一转,喝道:“观其……非实!”
在秦无幽的“内视”
中,那株顶天立地的混沌青莲,莲瓣边缘开始变得透明。
之后,整个圣府天地都在虚化。
“万法缘起,性相皆空。”
弥勒佛的声音继续响起。
“此身非我,此剑非我,此念亦非我。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剧烈的眩晕与虚无感袭来。
然而,神足通圆满带来的心念澄澈,轮回剑意磨砺出的坚韧道心,在此刻挥了关键作用。
他强行稳住心神,任由那解构的浪潮冲刷而过,不再抗拒,而是尝试去去融入这份空性。
“观!”
弥勒佛的喝令如同惊雷!
秦无幽昏黄的眼眸深处,风暴平息,化为一片深不见底的寂静。
圣府天地,已是空无。
观空破执,万法如幻。
此乃身外身成就之基,斩断对“实我”
的最后一缕执着,照见生命最本源的“空性”
灵光。
当“空”
的意境在秦无幽心湖沉淀,弥勒佛的指引步入第二阶段。
一面边缘流淌着七彩琉璃光晕的圆镜,无声无息地显化在秦无幽面前。
镜面倒映着秦无幽盘坐的身影,以及他身后那株古老的菩提树与静谧的万佛林。
“此镜名‘菩提心鉴’。”
弥勒佛道:“鉴非鉴形,乃鉴汝心。
观镜中之‘我’,非观其貌,乃观其……幻化。”
秦无幽凝视镜中。
镜中的自己,玄衣如墨,面容沉静,双眸深邃,与平日并无二致。
弥勒佛解释道,“汝观镜中人,如同他人观汝。
此身此相,此衣此剑,此念此执,于镜中看来,是否真实不虚?抑或……亦如汝方才所观之空?”
秦无幽心神微震。
镜中的“秦无幽”
,看似清晰,实则只是光影的投射,是虚幻的倒影。
他尝试抬了抬手,镜中人也抬手;他运转轮回剑意,镜中人眸底昏黄流转。
然而,无论镜中人如何动作,如何变化,都只是依附于镜面存在的“幻影”
,其本质……空无!
“认证汝之肉身,此粗浊色身,亦为幻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