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一介书生(1 / 2)

加入书签

……

院门“吱呀”

一声,被秦无幽从内拉开。

门外站着的青衫书生,仿佛是从一幅淡墨山水画里踱步而出。

他身形颀长,面容清癯温润,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整个人透着一股令人如沐春风的闲适书卷气。

“叨扰了,”

青衫书生含笑拱手,姿态从容,道:“晚生途径此地,见小筑清幽雅致,风过竹林,别有意境。”

“行路至此,喉间微燥,不知可否厚颜入内,讨杯清水解渴?”

他的声音温和清朗,如同林间潺潺的溪水,听不出丝毫修为的压迫,却自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安定力量,悄然抚平了庭院中因他突兀出现而升起的几分警惕。

连刚被朱雀殿主牵下楼梯、睡眼惺忪的狸狸仙子,都忘了揉眼睛,好奇地睁大了圆溜溜的眸子,一眨不眨地盯着门口这个陌生却让人感觉很舒服的“大哥哥”

秦无幽深邃的目光在书生身上停留片刻,侧身让开通道:“请进。”

青衫书生颔致谢,步履从容地踏入听风小筑的庭院。

他的目光饶有兴致地掠过院角那株苍劲的老梧桐,扫过几丛开得正好的无名野花,最后,落在了梧桐树下石桌旁那副摆得随意的棋盘上。

黑白棋子尚未收起,零散地铺陈在纵横交错的纹路上,无声地诉说着上一局未尽的厮杀。

“哦?弈棋?”

书生眼中掠过一丝恰到好处的兴味,如同文人雅士现了同道中人,好奇地问道:“不知主人可有雅兴,容晚生手谈一局?权当以棋代酒,酬谢这杯清茶?”

他的提议自然而然,带着一种令人难以拒绝的真诚。

秦无幽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微澜,似乎也起了些兴致,简短应道:“可。”

两人移步至梧桐树下的石桌旁。

朱雀殿主早已无声地备好了两杯新沏的清茶,茶汤碧绿,热气氤氲,散着淡淡的草木清气。

她牵着还有些迷糊的狸狸仙子,悄然退至稍远些的回廊下。

棋子被重新分开,黑与白。

“请。”

秦无幽做了个手势,示意对方执黑先行。

书生也不推辞,探手拈起一枚黑子。

黑子在他指尖微微一顿,随即轻轻落下,敲在棋盘天元位稍偏右下的星位上。

洛心握着那把巨大的竹扫帚,身体猛地绷紧,如同被冻结在当场。

是他!

那张清雅温润的脸,那双看似平和却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纵然只是极其遥远地、隔着无数攒动的人头和浩渺云海惊鸿一瞥,她也绝不会认错!

可……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像一个真正的、迷途的书生般讨茶、下棋?

“你来自南华州。”

书生的声音响起,依旧是那般温和。

秦无幽拈起一枚白子,落在棋盘上,对对方轻易识破自己来处也不震惊,道:“这并不是一件隐秘的事。

你来此,该不会只是对我来之何处感兴趣吧?”

“自然不是。”

书生微微一笑,又落一子,黑棋的阵型开始隐隐显露出一种包容万象却又暗藏玄机的格局。

“我对你是谁、什么身份、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些俗世尘烟,确实兴趣不大。”

“但我对你写的一诗词,很感兴趣。

正是因为它,我才对你这个人,也生出了几分好奇。”

秦无幽落子的手在空中极其细微地一顿。

他抬起眼,直视颜书。

“《水调歌头》?这词,竟能传到道州?”

秦无幽有些疑惑。

“当然。”

颜书颔,动作优雅地端起茶杯,浅浅啜饮一口。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书生轻声吟诵,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独特的韵律,让词中意境更显悠远辽阔。

“此等胸襟气魄,此等通透豁达,道尽人世沧桑却又不失温情希冀。

好词,当真是千古绝响级别的词。”

“秦道友近月风头正盛,名动圣榜,引得北三州诸多势力侧目,暗中探查者不知凡几。

如此如珠玉般的诗词在前,又岂会被尘沙掩埋?”

“我生平所好,诗词歌赋,棋琴书画。

能写出这般足以光照千秋词句的人,我实在……很想亲眼见一见。”

“能得足下如此谬赞,秦某实在荣幸。”

秦无幽神色依旧平静。

他落下一子,白棋的走势陡然变得锐利,直刺黑棋看似温和的布局中心。

颜书似无所觉,从容应对,黑棋柔韧地缠绕而上,化解了那分锐气。

他的目光似不经意地再次扫过庭院角落那个僵硬的灰色身影,笑着道:“你的确是个妙人。”

“将冰圣宫高高在上的第二天骄,贬谪至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