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荥阳郑灵芝(1 / 2)

加入书签

厉延贞心中暗自思忖,原本以为这里藏匿的会是突厥的军队,毕竟此处位置隐秘,不易被现。

然而,当他亲眼目睹这支兵马时,却惊愕地现竟然是朝廷的边军!

这一现让他感到十分诧异,因为按照常理,朝廷边军应该与朔方城的守军一同对抗突厥大军才对。

这支边军藏身于此,不仅行动诡异,而且对自身的隐匿工作做得极为严密,仿佛在刻意隐藏什么。

厉延贞不禁心生疑虑,如今朔方城周边的城邑以及各堡的边军,理应都已集结起来围困突厥大军,那么这支边军为何会藏身在此处呢?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支边军藏匿的地点距离朔方城近在咫尺,可在朔方城遭受攻击时,却未见他们有丝毫增援的举动。

此外,在其他边军出兵之后,他们依旧藏身于此,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阴谋呢?

厉延贞越想越觉得事情蹊跷,既然自己偶然间现了这支兵马,自然不能对其视而不见。

他们的存在对于朔方军围歼突厥大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而且这个隐患充满了不确定性。

经过深思熟虑,厉延贞决定采取行动,以消除这个潜在的威胁。

他对之前负责探查情况的虎卫下令道:“你立刻赶回朔方城,将这里的情况如实禀告给郭总管。

我会带领其他人留下,继续监视这支兵马的一举一动。”

厉延贞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你要把你所观察到的所有情况,都如实地向郭总管详细禀报。

如果郭总管对这里驻扎兵马的事情并不知晓,那么你就让他尽快去调查清楚,看看这到底是哪一方的人马在此藏匿。

另外,你还要转告郭总管,就说本官建议,在没有弄清楚这支隐藏的兵马之前,先不要急于对突厥大军起总攻。”

虎卫恭敬地向厉延贞插手行礼,说道:“阿郎放心,小人一定不辱使命,会尽快将此地的情况告知郭总管。”

说完,他的目光转向了一旁的默啜,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又压低声音,对厉延贞轻声询问道:“阿郎,关于默啜可汗的事情,是否也要如实向郭总管禀报呢?”

厉延贞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沉声道:“你务必将实情一五一十地禀报给郭总管,如此一来,他也能稍稍安心。

不过,你需转告郭总管,在默啜尚未抵达朔方城之前,切不可将此事泄露出去。

据我观察,朔方城内恐怕不止副将军崔澄一人是突厥内应,极有可能还有突厥右谷蠡王的其他眼线。

若他们得知默啜可汗的状况,恐怕会想尽办法加以阻拦,甚至有可能在半道上对默啜进行截杀。”

虎卫领命后,不敢有丝毫耽搁,旋即如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隐匿身形,朝着朔方城疾驰而去。

默啜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惊愕。

他万万没有料到,厉延贞竟然会留下监视这支兵马,而且还将自己这个至关重要的俘虏带在身旁,难道他就不担心会生什么意外,导致自己趁机逃脱吗?

事已至此,默啜对这位大周的天子特使越感到好奇起来。

此人的行事风格不仅让人难以捉摸,其胆量更是乎常人。

刚才他与虎卫的对话,显然并未刻意回避自己,似乎是有意让自己听到。

默啜暗自思忖,厉延贞接下来究竟意欲何为呢?

在黑夜的笼罩下,朔方城的西门本应是一片漆黑,但此刻却灯火通明,宛如白昼一般。

两千名朔方守军整齐地排列在城门口,他们的身影在明亮的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威武。

而在城头,郭澄正站在那里,目光如炬地注视着这支即将出城的军队。

就在前天,郭澄见到了随厉延贞潜入突厥大营的虎卫,从他们那里得知了突厥大军的真实情况。

这些情报让郭澄对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昨天,各方传来消息,朔方边军已经陆续抵达,成功地将突厥大军团团围困起来。

现在,突厥大军只剩下唯一的生路,那就是朔方城的方向。

如果郭澄选择坚守城池,不出兵迎战,突厥大军依然难逃被歼灭的命运。

然而,如今的情况已经生了变化。

突厥大军已经彻底断粮,他们除了被围歼或者成为俘虏之外,别无他路可走。

经过深思熟虑,郭澄最终决定调遣朔方城的守军一同参与对突厥大军的围歼行动。

在他眼中,此时的突厥大军就如同一块诱人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将其一举拿下,简直就是辜负了上天的眷顾。

一万多突厥精锐,而且突厥可汗默啜也在其中,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如果能够成功地将默啜俘获,那可真是一份惊天动地的大功劳啊!

郭澄怎么可能抵挡得住这样的诱惑呢?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命令苏墨麟率领两千守军出城,与各部援军一起围剿突厥大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