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朔方两日24(1 / 2)
黎明的曙光,宛如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地从东方的天际露出了她那朦胧的面容。
渐渐地,那微弱的光线逐渐变强,仿佛是在挣脱黑夜的束缚,努力地展现出自己的存在。
卯时三刻,正是一天中黎明与黑暗交替的时刻。
此时的城门卷洞,弥漫着一股铁锈与血腥混合的气息,这种味道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压抑和恐惧。
而在这股气味中,还夹杂着马粪燃烧的焦臭和突厥人皮甲浸泡桐油的特殊气味,这些味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在这三百步长的甬道两侧,火把因为气流的扰动而忽明忽暗,使得整个甬道显得格外阴森。
而那些被火把照映的百柄陌刀,在火光的映照下,犹如鲨齿一般森然,散着令人胆寒的寒光。
这些陌刀,都是产自河湟地区的精钢兵刃,经过了特殊的淬火工艺处理。
刀身的暗纹在火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种流水状的波纹,仿佛是在诉说着它们的锋利与坚韧。
就在这时,地面突然传来一阵闷雷般的震颤,仿佛是大地在出警告。
紧接着,突厥附离狼卫在骨咄禄巴什的率领下,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气势汹汹地冲向了那森然的陌刀。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突厥附离狼卫们虽然心中有些畏惧,但他们还是硬着头皮冲了上去。
只见前锋的百骑如同离弦之箭一般,迅冲破了卷洞口的障碍物。
铁蹄撞击在石砌拱顶上,出一阵清脆的声响,这声响在封闭的空间里不断回荡,形成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回声。
这阵回声,不仅惊起了檐角的铜铃,出一连串细碎的声响,仿佛是死亡的预警,更让整个场面变得异常紧张和恐怖。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染红门洞东侧的垛口时,附离狼卫们已经聚集了数百人。
他们身着波斯锁子甲,战马的前胸缀满了圆形的铜护镜,在晨曦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些来自五弩失毕部的精锐战士们,以楔形阵的队形再次跨上幸存的战马,如同一股钢铁洪流般冲入甬道。
他们的度极快,马蹄声在甬道中回荡,仿佛要冲破这狭窄的通道。
武周义从在瞬间完成了变阵,前三排的武周义从刀手们屈膝沉腰,全身的力量都汇聚到了手中的陌刀上。
铠甲关节处的牛皮筋在这股巨大的力量下出紧绷的咯吱声,仿佛随时都会断裂。
七尺长的陌刀在武周义从们的手中斜指苍穹,与地面呈四十五度角,刀柄末端的铜配重球在晨光中连成一道金色的弧线,宛如一道闪电划过天际。
后七排的武周义从则交替错位,他们手中的刀刃组成了一道锯齿线,精确地控制在三寸的间距。
这是根据《太白阴经》中记载的“刀不过腋”
标准阵型所排列的,每一个刀手都深知这个阵型的威力和重要性。
然而,就在附离狼卫们即将冲入甬道的关键时刻,骨咄禄巴什座下的枣红马突然在距刀阵二十步处人立而起。
这个经验丰富的草原武士心中一惊,他敏锐的目光瞬间扫过狭窄的甬道,现了两侧堆满的裹着铁蒺藜的巨马。
这些用夯土固定的障碍物表面还插着淬毒的铁矢,它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留给骑兵的突击通道竟然不足五骑并行。
这显然是经过精心布置的防御措施,目的就是要阻止附离狼卫们的冲锋。
在此前入城的时候,城门仅仅是半开着,而且每次只能够允许数骑进入。
不仅如此,当时那长达三百步的卷洞之内,竟然没有一丝火光,完全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骨咄禄巴什和他的手下们,都被瓮城内熊熊燃烧的篝火光所吸引,注意力完全被分散,根本无暇顾及卷洞两侧的状况。
当骨咄禄巴什回想起之前卷洞内的情景时,他的心情愈沉重起来。
所有的迹象都表明,他们从一开始就落入了大周精心设计的圈套之中。
就在离他几步之遥的地方,那个名叫卢六的人,正挥舞着长达七尺的陌刀,无情地收割着突厥附离狼卫的性命。
而这个人,却将他们和大汗都玩弄于股掌之间。
骨咄禄巴什的眼睛里燃烧着愤恨的怒火,他对薛茂彦的恨意已经到达了极点,恨不得立刻将其斩杀。
“杀!
踏平这些大周人!”
怒不可遏的骨咄禄巴什,高举手中的弯刀,声嘶力竭地大吼一声,然后狠狠地磕了一下马腹,驱使着胯下的战马,如同一头狂的野兽一般,再次向卷洞内的陌刀墙冲杀而去。
呜呜呜……伴随着阵阵低沉而又凄惨的号角声,骨咄禄巴什身后那一群如狼似虎的附离狼卫们,如同被激怒的野兽一般,迅地聚拢起来。
他们的双眼充满了杀意和狂热,紧紧地盯着前方的敌人。
就在这时,牛角声突然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是在催促着这些狼卫们动最后的攻击。
随着这阵号角声的响起,第一波两百名附离狼卫毫不犹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