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朔方两日21(2 / 3)
如潮水般涌入,所留下的通道狭窄得只能容纳千人队先行通过。
如此一来,大汗若想让崔澄将城门完全敞开,恐怕就得先听听这老贼究竟有什么企图了。”
朱葱的这番解释,听起来虽然有些牵强附会,但默啜却并未察觉到其中有何异样或其他深意。
或许正如朱葱所言,崔澄那老贼确实是想与自己商谈条件。
除此之外,似乎也找不出其他更为合理的解释了。
当然,除非这崔澄是打算设下埋伏,将默啜的军队一举歼灭。
不过,鉴于崔澄在此前的种种行径,默啜绝不相信他会如此胆大妄为,竟敢设伏围杀自己。
在心中反复掂量、权衡利弊之后,默啜最终还是选择相信了朱葱的说法。
然而,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避免任何潜在的风险,默啜自然不会亲自去冒险尝试。
经过一番短暂的迟疑之后,默啜终于下定决心,他对着已经率领军队回到身旁的附离狼卫设官骨咄禄巴什下达命令:“骨咄禄和中行説大人,你们二人亲自率领一支千人队,作为先锋部队,率先进入城中。
朕则会率领大军紧随其后。”
话音未落,默啜的目光转向朱葱,郑重地对他嘱咐道:“中行説,当你见到崔澄那老贼时,务必告诉他,让他立刻将所有城门全部敞开。
如果他胆敢违抗朕的命令,不肯照办的话,朕绝对不会轻易饶恕他!”
朱葱自然能够察觉到默啜对崔澄的不满和怪罪之意,所以对于默啜的这番吩咐,他并未感到丝毫诧异。
不仅如此,在朱葱看来,只要一支附离狼卫的千人队入城,崔澄他们就如同被放置在砧板上的鱼一样,根本无法掀起任何波澜。
基于这样的判断,朱葱毫不犹豫地欣然接受了默啜的旨意。
朱葱和骨咄禄巴什率领着一个千人队的附离狼卫,缓慢而稳健的逐渐靠近城门。
当他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城门的状况时,朱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诧异之情。
原本,朱葱预想中的场景应该是城门大开,城内的将领和士兵们列队欢迎他们的到来。
然而,现实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城门之下,只有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他们。
尽管距离还比较远,但在熊熊燃烧的火光映照下,朱葱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个人。
他就是卢六!
这个现让朱葱的眉头紧紧皱起,心头的怒火瞬间被点燃。
朱葱对崔澄的行为感到非常愤怒和不满。
他认为,崔澄是朔方城内最重要的内应副将,理应亲自出城迎接突厥大军的入城,以显示对突厥大汗的尊重和敬意。
然而,现在却只有一个小小的卢六在这里等待,这无疑是对突厥大汗的一种轻视和怠慢。
“小人卢六,恭迎中行説大人!”
当大军行至城门前停下时,卢六满脸笑容地迎上前去,向朱葱行礼问候。
然而,端坐在马背上的朱葱,却面色阴沉得如同铁青一般,他的心中充满了怒火和不满。
朱葱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紧紧地皱起眉头,一言不地凝视着城门内的情况。
他的目光穿过卷洞,却现里面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
而瓮城之中虽然灯火通明,但却空无一人,只有薛茂彦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仿佛整个瓮城都只剩下了他一个人。
这种诡异的景象让朱葱心生疑虑,但他并没有过多地思考其中的缘由。
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一定是崔澄等人故意为之,他们把守军全部撤走了,目的就是为了给突厥大军敞开城门。
想到这里,朱葱心中对崔澄的无礼行为感到十分愤怒,但同时也稍稍缓解了一些。
然而,尽管内心的怒火有所平息,朱葱的脸色依然阴沉得可怕。
他瞪着薛茂彦,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质问道:“卢六,崔将军究竟在哪里?为何没有亲自前来迎接大汗入城?”
薛茂彦故作被朱葱的质问吓了一跳,他的脸上露出惶恐的神色,连忙解释道:“中行説大人,请恕罪!
崔将军本应亲自前来跪迎大汗入城,可是他担心天子特使那边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所以才决定只身前往幕府,希望能够将天子特使和总管郭澄都留在幕府里,以免节外生枝。”
薛茂彦的这番解释,犹如一道明亮的阳光穿透了朱葱心中的重重迷雾,让他所有的疑虑在瞬间都烟消云散了。
朱葱的脸上顿时浮现出蔚然赞赏的笑容,他看着薛茂彦,眼中流露出对他的认可和赞赏,然后缓缓说道:“崔将军忠心可嘉啊!
待少时大汗入城后,本官定要在大汗面前为尔等请功!”
薛茂彦闻言,表面上却故作欣喜若狂之态,他赶忙躬身大礼一揖,激动地说道:“多谢中行説大人!
大人的赏识,小人没齿难忘!”
朱葱对薛茂彦的这番举动甚是满意,他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一挥手中的马鞭,颐指气使地下令道:“入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