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亮明身份(3 / 3)
无上的威严。
大帐内的众将们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惊愕之色。
尤其是崔澄,他心中暗自思忖:“我就知道厉延贞此番前来定然身负皇命,却不想他竟然还怀揣着一道密旨。
这道密旨究竟所为何事呢?”
正当众人惊疑不定之际,郭澄率先回过神来。
他深知此刻不能有丝毫犹豫,于是赶忙上前,双膝跪地,朗声道:“朔方道行军总管郭澄,率属下众将接旨!”
郭澄的举动犹如一道命令,其他将领们见状,也纷纷回过神来,急忙跪地,齐声高呼:“吾等接旨!”
一时间,大帐内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厉延贞手中的那道密旨上,仿佛那上面承载着他们的命运。
厉延贞展开密旨,高声宣读道:“诏命:朕闻厉延贞者,文采斐然,才华横溢,且忠肝义胆,义勇过人。
光宅元年,徐逆叛军来犯,厉延贞身先士卒,率部于盱眙抵御强敌,其英勇无畏,令人赞叹。
而后,又在下阿溪成功解救后军总管苏孝祥,此等功绩,实乃卓着。
今特敕命厉延贞为征事郎,司刑寺评事,以彰其功。
征事郎厉延贞,奉旨率羽林麾下武周义从别营,远赴朔方公干。
沿途所经军府,见此诏者,一体听用,不得有误。
钦此!”
“郭澄领旨!”
郭澄面色凝重地跪地叩拜,身后的众将也纷纷效仿,齐声高呼领命。
厉延贞见状,赶忙上前一步,将郭澄从地上搀扶起来,并将手中紧握的密旨郑重地递到他面前,说道:“请郭总管验看密旨。”
厉延贞的这一举动,显然是在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身份和权力,表明他此刻是名副其实的皇命钦差,手中的密旨代表着皇帝的旨意,任何人都不得违抗。
郭澄自然明白厉延贞的意图,他也没有丝毫犹豫或矫情,毕竟密旨的真实性至关重要,必须经过仔细查验。
于是,他双手接过密旨,小心翼翼地展开,逐字逐句地查看起来。
待确认密旨无误后,郭澄将其恭敬地还给厉延贞,然后说道:“征事郎身负皇命,有何所命,郭澄等定当谨遵圣命,全力以赴。”
厉延贞满意地点点头,接过密旨后,再次对郭澄投以赞许的目光。
然而,他的任务尚未完成,紧接着便开口问道:“郭总管,下官虽不过六品司刑寺评事,却有皇命在身,若有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还请郭总管告知下官,突厥大军为何能够如此神不知鬼不觉地围困朔方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