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2章 太平现状(2 / 3)
儿,希望她能帮忙转达他们的请求。
然而,上官婉儿长期居住在深宫之中,岂是他们这些小人物能够轻易见到的?面对这样的困境,三个人在神都里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每天蹲守在公主府门外,眼巴巴地盼望着能够碰巧遇到进出的太平公主。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他们的耐心也在逐渐消磨。
而在神都归义坊十字街的街口,有一座禅寺静静地矗立着。
这座禅寺以前其实是一座道观,只是在几年前才改名为禅寺。
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佛道两家的寺观更名,竟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非议或指责。
更特别的是,这座禅寺的大门位置与神都城内其他寺观都不同。
一般来说,寺观的大门都会开在坊市之内,方便信徒进出。
但这座禅寺的大门却位于坊外,这在神都城内可是独一无二的。
这座禅寺此时名为太平禅寺,它静静地矗立在神都城内,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只要人们抬头看到禅寺上那高悬的门额,就会对它的特异之处一目了然,心中也不会再有任何的奇怪之感。
禅寺内,石径蜿蜒曲折,犹如一条银色的丝带,穿梭于葱郁的树木之间。
这里的树木高大而繁茂,它们的枝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绿色的天幕,将阳光过滤成柔和的光线,洒在地面上,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祥和的氛围。
行走在这条石径上,仿佛时光都被凝固了一般。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历史的长卷上,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宁静的力量。
那一抹暮色斜照在禅院的墙壁上,给整个禅院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纱衣,使得禅院中的花草、树木都散出一种别样的美感,仿佛它们都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让人不禁想要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石径的尽头,有一座禅堂。
这座禅堂虽然不大,但却显得格外庄重和肃穆。
此时,太平公主正端坐在禅堂中间的位置上,她的身姿优雅,气质高贵,宛如仙子下凡。
在她的面前,坐着上官婉儿和一个年纪二十多岁的男子。
上官婉儿身姿婀娜,面容姣好,她的一颦一笑都充满了韵味。
而那个男子则身材高挑,面容俊朗,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英气。
“公主,清明公子的仆从,今日依然在府门外蹲守。
是否让我派人,直接将他们驱离了?”
男子小心翼翼的对太平公主说道。
太平公主闻言,面色微微一沉,原本就冷郁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她美目凌厉地瞟了一眼男子,那冰冷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让男子顿时如坠冰窖,一个激灵,连忙闭上嘴巴,缩了回去。
“武攸暨,本宫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你说长道短了?记住,若是你再敢擅自对本宫的事情指手画脚,休怪本宫对你不客气!”
太平公主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让人不敢有丝毫的违抗。
太平公主的斥责如同一道惊雷,在武攸暨的耳畔炸响,让他不由自主地浑身一颤。
在外人眼中,武攸暨能够与太平公主联姻,无疑是他走了大运。
然而,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这场看似荣耀的婚姻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苦涩与无奈。
武攸暨深知,这场联姻对他来说意味着巨大的代价。
他不仅失去了自由,更要面对太平公主那冷若冰霜的态度。
在这场婚姻中,他仿佛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为窝囊的驸马。
其实,武攸暨心里明白,太平公主之所以会选择他这个武氏子弟,完全是迫于皇帝的威逼。
她的心中,真正的驸马永远只有那个已经离世的薛绍。
尽管武攸暨知道这一点,但他仍然无法改变现状,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行了,你别在这待着了。”
太平公主的话语打断了武攸暨的思绪,“今后没有重要的事情,别到禅院来。”
她的语气冷漠而决绝,没有丝毫的感情可言,甚至还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恨意。
或许,太平公主将薛绍的死,怪罪到了整个武氏家族的头上。
毕竟,如果不是因为皇帝强行要求李武联姻,薛绍也不会成为那个无辜的牺牲品。
想到这里,武攸暨不禁感到一阵悲哀,他无力改变这一切,只能在太平公主的冷漠与恨意中,继续过着这如履薄冰的生活。
武攸暨不敢有丝毫的隐瞒,他诚惶诚恐地站起身来,向太平公主告罪后,便匆匆忙忙地离开了禅堂。
当他踏出禅寺大门的那一刻,仿佛身上的千斤重担都被卸去了一般,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个人都显得轻松了许多。
然而,就在他刚刚离开禅堂不久,禅堂内一直沉默不语的上官婉儿,却突然对太平公主开口说道:“殿下,您对他是不是有些过于苛责了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