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杨思勖(1 / 2)

加入书签

绛州城外五里处,一座古旧的长亭静静地矗立在道路旁,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厉延贞和薛廿四郎一路疾驰,终于抵达了这里。

厉延贞勒住缰绳,凝视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

只见长亭四周站满了一群人,他们身着各异,有的身披铠甲,手持长枪;有的则身着长袍,手持折扇。

这些人或站或坐,或交头接耳,或沉默不语,但他们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厉延贞和薛廿四郎身上。

厉延贞心中一紧,他从未见过如此阵仗,这些人究竟是谁?为何会在此处聚集?种种疑问涌上心头,让他感到有些惶恐不安。

“厉郎君啊!

您在叛军手中救下了七娘子,不仅如此,您还不辞辛劳、不远千里地一路护送犬子和七娘子安全回到绛州,这份大恩大德,薛氏真是感激涕零啊!

请郎君一定要接受我这一拜!”

薛讷说着,便深深地向厉郎君鞠了一躬

大约三十多岁的薛讷,看上去面色刚毅,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山岳,浑身散出一种威严和果敢的气质,确实有一副将军的模样。

厉延贞远远地望着薛讷,心中愈惶恐不安。

他没想到薛讷不仅亲自出城相迎,而且还当着如此众多的人面前表达对自己的感谢之情。

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向天下世人宣告,薛氏一族全力支持厉延贞。

厉延贞不禁感到一阵压力袭来,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

薛讷的表态,不仅让他在众人面前备受瞩目,更重要的是,这也让他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无数的议论和质疑。

燕子矶折冲府那封密信的暴露,就像一道晴天霹雳,将厉延贞推向士族门阀的对立面。

这封密信不仅揭露了他们之间的暗中勾结,更让他成为了天下士族门阀的众矢之的。

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厉延贞原本以为自己会被孤立无援,却万万没有想到,薛讷竟然会站出来,坚定地表示要带领薛氏一族力挺他。

这突如其来的支持,让厉延贞感到既惊讶又困惑。

他不禁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薛讷之间的关系。

薛讷为何要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选择支持自己呢?仅仅是因为解救薛潇和护送他们姐弟前来绛州的恩情吗?厉延贞心里很清楚,这份恩情虽然重要,但似乎还不足以让薛讷做出如此冒险的决定。

厉延贞越想越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他开始怀疑薛讷是否有其他的目的或动机。

然而,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他也只能将这些疑虑暂时埋藏在心底。

毕竟,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应对眼前的危机,以及如何与薛讷携手共度难关。

“薛大人,您这是做什么呀!

如此大礼,晚辈可真是承受不起啊!”

厉延贞见状,连忙闪身躲开,同时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伸手一把托住了正欲跪拜下去的薛讷。

“小儿和七娘子能够平安回到绛州,这可全都是仰仗郎君您一路护送啊!

如此大恩大德,怎能受不得我这一礼呢?”

薛讷言辞恳切地说道。

厉延贞赶忙谦逊地回应道:“薛大人您言重了,这些事情大多都是晚辈我恰好碰上罢了。

您如此大礼相待,实在是令晚辈我惶恐不安啊!”

只见薛讷脸上露出赞赏的笑容,对厉延贞赞不绝口:“人人都说清明公子您是文武双全、德才兼备之人,而且为人谦恭有礼,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郎君您这一路舟车劳顿,还是先随楚玉一同入城歇息吧。

内侍省宫闱令杨思勖杨寺人,此刻正在城内等候厉郎君您呢。”

杨思勖,这个名字对于厉延贞来说,起初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然而,当薛廿四郎和薛讷先后提及此人时,他的记忆才逐渐被唤醒。

原来,杨思勖并非平凡之辈。

他本姓苏,是岭南蛮夷领的儿子,但命运的转折却让他在六岁时家道中落,被杨氏宦官收养并带入宫中。

尽管如今的杨思勖在宫廷中尚未显山露水,但厉延贞深知,此人在未来将会有着非凡的成就。

几十年后的唐中宗时期,杨思勖将开始崭露头角,展现出他的才能和野心。

而到了唐玄宗时期,杨思勖更是创造了历史,成为了些唐朝有史以来位以宦官身份擢升至从一品高官的人。

这样的晋升之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疑是极其罕见的,也足以证明杨思勖的能力和手腕。

杨思勖在这之后,官位竟然直接升至一品,而且他的晋升方式与历史上那些扰乱朝政的宦官截然不同。

他完全是靠着实打实的军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升上来的。

据史书记载,杨思勖武艺群,堪称当今世上罕见的绝世高手。

然而,对于现在的杨思勖是否真如史书所言那般厉害,厉延贞实在无从知晓。

不过,这丝毫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