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汴州(1 / 2)
厉延贞对李思冲的一番耳语,让二者很是惊讶,从对方刚才的言辞之后,厉延贞是非常清楚,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却怎么也想不明白,他还敢如此承担,究竟是哪里来的勇气。
当然,对李思冲来说,保护厉延贞的安全不受威胁,也只是在亳州这段时间的事情。
若是今后,范阳卢氏和阳夏谢氏,再寻厉延贞麻烦的话,就和他李思冲没有任何关系了。
厉延贞的刚才的这种提议,对于李思冲来说,也就当然会接受了。
他心中也非常清楚,厉延贞说的没有错,他即便是杀人灭口的话,这件事情也无法真正的隐瞒下去。
更何况,这其中牵扯到了,三个士族门阀的弟子。
对李思冲来说,更会是最大额顾虑。
谢广就这样,被李思冲交了给厉延贞处理。
谢广当然也知道,落到厉延贞手中的话,肯定不会有好结果。
因此,在此后他便不再那么镇定了,大喊大叫的想要挣脱。
甚至,利用自己的身份,向谢良材胁迫施压,要他将自己救下来。
面对谢广的施压,谢良材也不会真的无动于衷。
毕竟,这个是他谢氏三房的长辈,他若是见死不救的话,今后在族中肯定无法立足的。
只是,让他大为惊讶的是,厉延贞丝毫没有给他任何情面,不仅拒绝了他。
而且,还威胁今后,定会向谢氏报复此次袭击之仇。
谢良材没能看透厉延贞的用心,内心之中就对李艳怎生出了愤恨之意。
不过,在李思冲的介入之下,他只能够带着自己的手下,垂头丧气的返回阳夏,将生的事情经过,向父亲谢康如实的禀报。
至于厉延贞,在逼走了谢良材之后,便再次向李思冲提出告辞。
这次,没用厉延贞提出,李思冲再也没有提及,要派羽林卫护送他们,走出亳州境的事情。
厉延贞路上,要处理谢广的问题,再让羽林卫随行的话,李思冲就真的撇不清关系了。
厉延贞带着谢广,从燕子矶折冲府离开的时候,已经将近午时。
原本昨夜的风雪天气,在此时却是晴空万里,若不是大地上厚厚的积雪,还真的让人难以感觉到,感觉到冬日的寒冷。
谢广的挣扎了半天,最终被厉延贞带走,他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命运。
虽然,并不再挣扎,但是一路之上却面如死灰,眼中更是充满绝望额神色。
接下来数天的时间,谢广都在忐忑不安之中度过,这种等待反而成为了一种煎熬,让他几近崩溃的边缘。
只是,即便是安全的出了亳州后,厉延贞似乎将他给遗忘了般,没有对他做出任何的处理。
他们一行人,用了五天的时间,相安无事的穿过了宋州,进入到了曹州的境内。
从曹州转向西行,准备经过汴州绕行神都,前往河东。
到达陈留,停留歇息了两日后,厉延贞接受了田先生的提议,转道沿着汴水而上,一路向北而行。
过了几日的时间,他们就到达了汴州。
汴州,此时还不是后世那个闻名遐迩的古都之城开封。
此时的汴州,最显着的特点,就是隋炀帝开出的运河,汴水成为了这条运河的主要水路,而汴州也成为了南北水路的重要节点。
看到汴州还略有些残破的城墙,令厉延贞很是感慨,此时的人定然不会想到,这座城池此后会在历史之上,占据了显着的地位。
汴州城虽然不大,但是却聚集了南北来往的客商,将整个汴州城充斥的略显臃肿。
城中的街道,以及各坊市之间,人流比厉延贞一路之上见多的所有城池,都显得热闹繁华。
此地,距离荥阳不过百里,据田先生所言,从这条运河出现之后,郑氏就很多次想要将汴州掌控在手中,以求将南北的主要通道给握在手中。
隋末战乱之时,瓦岗寨曾一度掌控了汴州。
初时,在瓦岗寨强盛的时期,荥阳郑氏也只能够仰其鼻息,不敢轻易染指汴州。
不过,李密失败逃向汉中,徐绩掌控瓦岗寨的力量之后,郑氏就开始逐渐掌控其汴州的漕运。
此后的数十年之中,汴州的漕运基本都在荥阳郑氏的掌控之中。
这种显现,直到太宗皇帝后期,才在朝廷对士族门阀打压的情况下,将汴州的漕运,从郑氏的手中拿下。
不过,现在汴州的漕运,虽说名义上归朝廷管辖,但郑氏的影响却不是能够轻易消除的,毕竟这是经过百年的士族门阀数十年经营的地方,又岂能轻易地把守。
此时汴水之中的那些过往船只,除了朝廷的官船和漕船之外,其他任何船只经过,还是一样要被荥阳郑氏薅走一撮羊毛的。
厉延贞他们,就在汴州停了下来,不仅是为了修整一番。
更重要的是,谢广的问题,他必须要解决了。
此地距离荥阳不过百里,荥阳的士族门阀,除了郑氏之外,其实还有一个落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