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威胁(2 / 3)
。
不过,他还是很好奇,有关李君羡的情况,又是何人告诉他的。
“厉郎君,听你刚才所言,对令祖君羡将军的情况,似乎有所了解。
不知,是从何得知的?”
“是阿翁告知……”
刹那间,厉延贞再次震惊的愣住了,口中的话再也说不下去了。
他本想要借用厉老丈的名义,解释自己知道李君羡事情的原因。
可是,他陡然间想起来,如谢师然所言,自己的阿翁,不应该是李君羡吗?那么,此时谢氏老宅东厢房内,从小抚育自己长大的阿翁,又是什么人?
厉延贞这次,彻底的乱了。
从睁开眼睛来到这个时代开始,他第一见到的人,就是和自己亲密无间的厉阿翁。
可是,现在这一切,似乎都如同一场骗局一般,这场针对自己的骗局。
回想那次清明,都梁山祭奠父母之时,厉老丈居然给去世的晚辈跪拜。
但是,厉延贞刚刚醒来,到了这个时代。
他本以为,是这个时代人对死者的尊重,现在想起来,似乎并非如此,自己的阿翁恐怕真的并非自己的血亲之人。
厉延贞提到厉老丈,欲言而止,谢师然马上就明白,他此时心中是对厉老丈的身份产生了疑问。
“厉郎君,可是再想厉老丈乃是何人?”
被谢师然看穿,厉延贞心中咯噔一声,自己从得知了是李君羡后人之后,情绪似乎已经无法自控,这在谢师然面前,可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不过,此时他并没有否认,若是否认的话,反而会让谢师然警惕起来。
为此,他蹙着眉头,向谢师然点了点头。
“哈哈!
厉郎君不必多虑,厉老丈乃是令祖府中家老。
君羡将军被杀之时,他不知从何处,提前得知了消息,就暗中将你父母二人带离府邸,从而逃过了一劫。”
家老,也就是说,自己此时的阿翁,是他们家原来的管家。
若是如此的话,这等于是厉家的救命恩人,并且还抚育自己长大,更是对他们家恩重如山。
否则的话,无论是李家还是厉家,也都是香火断绝的结果。
“厉老丈忠义,令瓦岗寨后人皆为敬佩。
如此忠仆,实属难得。
不仅冒险救出令尊令堂,且这些年当中,将郎君抚养成人。
这份忠义之心,不输古人风范。
厉郎君,老丈辛劳这么多年。
如今,郎君在扬州叛乱之中,与那大将军李孝逸交恶,被迫离开盱眙。
可曾想过,要在何处安生,为老丈寻一个安身之处?不令其如此老迈高龄,还要漂泊无依。”
谢师然先对厉老丈一番盛赞,随后又抛出了安身的问题,心中所谋不言而喻。
厉延贞答应留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谢师然所为不会真如他自己所言。
此时,听到他这样说,便清楚想必是要提到谢蔷薇的事情了。
答应留下来那一刻,厉延贞就没有打算回避这个问题。
不过,他还是故作一副忧愁之色,说道:“让阿翁如此年岁,还要漂泊无依,延贞心中愧疚万分。
如此行事,也实属无奈之举。
此前,只为寻求一份安稳,不想阿翁过于担忧,才选择离开盱眙的。
现在看来,若是留在盱眙的话,恐会更加危险。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早晚有一日在下的身份会有纸包不住火的一天,届时更会令阿翁陷入危险的境地。
但是,延贞身为男儿,又怎能令阿翁一直跟随漂泊下去。
待将薛氏姐弟送回河东之后,延贞就带阿翁远赴岭南,离开中原是非之地,让阿翁颐养天年。”
厉延贞的话,让谢师然愕然一愣。
他没有想到,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厉延贞居然生出远离中原的想法。
他本以为,将李君羡的事情讲出来之后,会激起厉延贞对朝廷的仇视。
然而,此时看清澈的眼神,似乎并没有因李君羡被杀的事情,引起任何的波动。
这让谢师然心中惊讶的同时,也深感奇怪。
将《瓦岗遗策》展现给厉延贞,就是想要让他对瓦岗后人有归属感。
谢师然又岂能轻易的放弃。
“远赴岭南烟瘴之地?”
谢师然诧异的说道:“且不说,这千里之路,厉老丈又怎能安然抵达。
难道,厉郎君就没有想过,为令祖君羡将军平反吗?”
谢师然着急之下,没有认真考虑,如此直接的询问出来。
厉延贞故作惊讶,反问道:“谢族长何出此言?难道说,祖父是含冤而亡吗?”
厉延贞的反问,让谢师然心中一惊。
厉延贞此前的表现,似乎对李君羡的事情,了解的不少,自己若是不能够引出他心中的恨意的话。
不仅不能够将其留下,反而会给这个小狐狸般的家伙,留下警惕之心。
“厉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