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女皇初闻(2 / 3)

加入书签

p>“大兄,不必解释。

小弟只是感觉,阿布的沉默之中,似心中有积郁之情。

或许,阿布兄弟曾经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彩!

兄弟,果然非同常人!”

厉延贞的话刚落下,刘行举就忍不住,出一声喝彩。

依然低头沉默的孟阿布,这个时候,也愕然的抬起头来,看向厉延贞。

后者,从他那散乱的迹之间,看到那双带有黯然的双眼。

或许,是被自己的话,击中内心的往事,一抹亮光一闪而过。

孟阿布只是,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厉延贞,就再次低下头去。

对这样的人,厉延贞清楚。

如果,不了解他的过往,最好不要刻意的评断,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不过,虽说不清楚,这个孟阿布身手是否真的了得。

厉延贞却对他,产生了兴趣。

转身走到厉阿翁身边,对他说道:“阿翁,现在刘大兄送来阿布兄弟。

有他的保护,您应该放心孩儿的安危了吧?最主要的是,叛军已经接近盱眙,我们如果出城的话,真的很大可能,会落入到叛军手中。

孩儿还担心,如果萧惠也在叛军之中,那我们才真的是羊入虎口呢!”

听厉延贞的一番说辞,本来就有些犹豫不定的厉阿翁。

终于,还是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先行留下来。

不过,他央求马行徼和刘行举,想要免除厉延贞的征召。

厉延贞见两人一脸的苦涩,便明白,阿翁此举,有些为难他们了。

只不过,他也不想,再让阿翁忧心,便托词将他给支开了。

从这天开始,孟阿布就成为了,厉延贞身边的随从。

在没有见到,孟阿布出手之前,厉延贞心中并不服气。

不过,很快他就明白,沉默寡言的孟阿布,身手绝不是,了得二字就可以形容的。

神都洛阳,太初宫观文殿。

大殿丹陛之上,龙椅上端坐着一位,宛如四旬左右的美妇人。

然而,她真实的年龄,到今年已经是整整六十高寿了。

虽然,六十岁的年龄,但是从外表之上,却看不出一点端倪来。

如果厉延贞在这里的话,一定不会相信,眼前这个风韵犹存的美妇人,会是后世盛传的“千古女帝”

武则天。

女皇面色沉郁,令丹陛下的大臣,噤若寒蝉,不敢出丝毫的声响来。

“朕,两日前令众卿商讨,如何剿灭李敬业等叛军之事,今日可曾想出对策来?”

女皇沉声问,这些大臣却个个低头不语,无人敢于回话。

“哼!”

过了好长时间,都未见有人出班回话,女皇面色更加的阴沉下来。

她的一声冷哼,让丹陛下的臣子,不由的打个了个寒颤。

“朕,尔等平日,皆自称能才之士。

今日,不过宵小作乱,便让朝中百官束手无策了吗?”

见众臣依然不为所动,女皇的目光,转向丹陛近前的裴炎身上。

裴炎年约五旬上下,满殿之上,或许此时只有他,面色如常。

作为两朝老臣,更是先帝高宗的托孤之臣,裴炎自有其威望。

“裴卿。”

“臣在!”

面对女皇点名,裴炎依然平静如常。

“裴卿,对剿灭叛军之事,可有善策?”

裴炎面色如常,抬起头,看着龙椅上端坐的女皇,一时并没有马上回答。

女皇对此,并无责怪之意,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而是,同样盯着裴炎,等待着他的回答。

“陛下!”

裴炎过了一会儿,才捧着手中象牙笏躬身一揖,道:“皇帝现已年长,依然居于别殿而不亲政。

故才使得那些竖子们,以此为托辞。

若太后能够返政于皇帝,这些贼子们没有了借口,叛乱则会不讨自然平定。”

武则天愣住了,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她是完全没有想到,裴炎居然会说出,如此一番措辞来。

而丹陛下的众臣,同样为裴炎的大胆,而心惊不已。

一时间,大殿之上,静的让人感到恐惧。

朝班之中,有一个目光紧紧盯着裴炎,又偷偷向丹陛上的女皇,瞟了一眼。

随后,微微吐出一口浊气,似乎让自己镇定下来。

就在众臣颤惊,女皇惊愕而无语的时候,就见这人从朝班中,突然走了出来。

“裴炎,你本为托孤之臣,大权在握。

若无异图之心,何故邀请太后还政?”

此人高声的怒斥,再次让大殿之上的众人,皆是为之一惊。

女皇凤目微闭,看向丹陛下,冲出朝班之人,乃是监察御史崔詧。

女皇记得,此人也是五姓七家子弟,出身于河东清河的蓝田房。

此前,对此人印象并不是很深,却不曾想,居然有如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