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2 / 3)

加入书签

李幼澄,虽有说法是被杀了,但还有一条野史称李幼澄并没有被杀害,而是选择出家为尼,就在素有龙门十寺之首之称的香山寺出家。

李从珂登基之后,出于对这个女儿的愧疚,便下旨修缮了香山寺,就连刘皇后也时常去香山寺上香。

本王虽然没去过龙门寺,但听人提及过,多年以前,有人在香山寺发现了龙凤图文,要知道,这些可都是皇家御用图案,平常人可不敢用。

当然时过境迁,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早就找不到了,本王也就当讲个故事。”

谁知郭允厚听完之后双眼放光,立马说道:“多谢周王殿下提醒。”

最后,郭允厚赶忙找到还在用洛阳铲打洞取土的向风,一把抓住向风,满脸兴奋地说道:“向风风啊,别他娘的挖了,老夫又有新线索了。”

向风听完整个人都麻木了,面无表情地说道:“郭老大人,您指个地儿吧,晚辈这就去挖。”

郭允厚听后没好气地说道:“挖个屁,老夫带你去个地方,你帮老夫看看能不能看出点什么?”

随后,郭允厚立马收队,带着1000多人浩浩荡荡赶往香山寺。作为传承许久的千年古寺,香山寺在清查寺庙道观的行动之中经受住了考验,得以保存。

当80多岁的老主持看到这忽然到来的1000多人,顿时吓傻了,还以为朝廷又要展开新一轮的清查,立马表示坚决拥护朝廷,随时配合朝廷完成各种检查和指示。

对此,郭允厚也没客气,立马将手下的人全部散开,仔细寻找,连一块砖都不放过。

经过三天三夜的寻找,终于在后山埋葬历代高僧的塔林之中有了发现。

他们发现其中一座塔林上隐隐有雕刻龙凤的纹样,虽然历经岁月洗礼,但图案依旧能辨认出来。

随后,向风立马动手挖掘,结果最后却只找到了一副早已腐朽的孩童棺椁,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找到,这让郭允厚瞬间急眼了,难道最后一丝希望也要破灭了吗?

就连向风也是满脸震惊,没想到最后的希望也要落空。

就在众人心灰意冷之际,向风忽然转头朝着山顶望去,片刻之后眉头微皱,赶忙从怀中拿出罗盘,仔细查看起来。

郭允厚看着向风的样子,没好气地说道:“行了,向风风,你就别乱瞧了,咱们是来干嘛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如今东西找不着,你就别再胡思乱想了。”

但向风不为所动,片刻之后提着洛阳铲,径直冲上山顶。只见在两棵古树前,有一座已经看不清坟包的坟冢,就连墓碑也早已残缺。

向风立马拿来随身携带的铁铲挖了起来,不一会儿便在旁边挖到了断掉埋在泥土中的半截墓碑,他赶忙擦拭起来,只见上边赫然写着“晋国长公主”几个字。

向风见状,顿时哈哈大笑:“找到了,终于找到了,皇天不负苦心人啊!”

于是立马继续挖掘起来。

就在郭允厚见向风还没返回,便派孙云鹤和李老鸭前去叫人。

毕竟如今最后的希望都破灭了,再折腾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当孙云鹤和李老鸭赶到山顶时,看着已然挖出一人深坑的向风,顿时傻眼了,赶忙开口问道:“向风风,你小子在搞什么呢?

郭老大人让咱们回去。”

向风闻言,笑着说道:“这次真的可能找到了,你们看靠在树上的半截墓碑。”

两人看了看,顿时惊呼:“晋国长公主,这可是当初李从珂给女儿追封的封号。”

于是两人二话不说,跳进深坑里,也跟着挖掘起来。

许久之后,在山下等候的郭允厚见向风没有回来,就连派去找人的孙云鹤和李老鸭也不见踪迹,于是只好带人亲自上山察看。

当赶到地方之后,看着忙得满头大汗的三人,再看看靠在古树旁的半截墓碑,郭允厚惊得嘴巴张得老大。

最后经过一天一夜的挖掘,终于从其中挖出一块刻有墓志铭的石碑,还有一个石盒。

随后,众人赶忙查看碑文,郭允厚则将石盒放在一旁,不让任何人动,生怕这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随着泥土被擦拭,一段沉埋已久的历史真相出现在众人眼前。

原来当年李幼澄确实在此出家,李从珂只好对外宣称女儿已被杀害并追封为晋国长公主,生母刘皇后和李从珂时常前来探望。

当时石敬瑭率领契丹大军即将抵达洛阳,李从珂深知自己大势已去,但并不甘心就此败亡,于是派人将儿子李重美的一名幼子和传国玉玺悄悄送到了香山寺,并托付在此出家的李幼澄帮忙抚养孩子,希望将来能够重新复国。

然而,天不遂人愿,这孩子来到香山寺没多久便因病离世。

对此,李幼澄也感叹天意如此,便将传国玉玺与自己一同埋葬在此处。

当看完碑文之后,在场众人全都面露喜色。

只见郭允厚颤颤巍巍地走到石盒旁,伸出干枯的手掌,使尽力气将石盒打开。

里面一团早已腐坏的黄绸之中,包着一个东西。

郭允厚赶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