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建奴开会(2 / 3)

加入书签

借雄厚财力,便有了把持朝政、与朱家皇帝对抗的底气。

但如今朱家皇帝在北方动作不断,诸位也都清楚他的目的,便是要将大明北方打造得固若金汤,大力发展北方经济,使明朝彻底摆脱对南方财富的依赖。

如今,仅驻扎在京城的明军就多达三十万,还不算其他省份编练的军队。

因此,奴才断言,年后明朝在北方必定还有大动作。

我大金也可趁此机会,继续发兵攻打林丹汗,或者先灭皮岛毛文龙,在攻打朝鲜,扩充势力”

这时,站在皇太极身边的范文程也赶忙站出来,说道:“启禀大汗,龚先生所言极是。

但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一个叫江宁的年轻明朝人。

传闻此人原是明朝皇帝在民间结识的酒楼掌柜,后受小皇帝邀请入朝为官。

自他入朝以来,与明朝太监魏忠贤屡屡掀起大案,杀人无数,朝堂之上血流成河。

明朝这两年的一系列大动作,背后都有他们二人的影子。

龚先生分析得十分透彻,明朝如今看似未动江南士绅,实则每一步都在打压、限制他们,目的是稳住北方局势。

一旦北方彻底稳定,明朝无论是出兵辽东与我大金决战,还是发兵南下收拾江南士绅,都能游刃有余。

由此可见,这个江宁绝非等闲之辈。

去年此人率领十万大军,仅一年时间就平定了西南数省的土司之乱,出兵时十万,归来时变成二十五万大军,西南之地更是编练了二十多万精锐兵马。

此人心思深沉,每一步都暗藏算计。

只不过明朝如今内忧外患,暂时被拖住了。

一旦腾出手来,必定会对付我大金,此人堪称我大金的心腹大患。

还有那个明朝太监魏忠贤,此二人就是明朝小皇帝手中的两把利刃,锋利无比。”

众人听完,皆沉默不语。

努尔哈赤脸色阴沉,说道:“不管他是什么明朝的刀剑,还是明朝的太监,哪怕是明朝的小皇帝,胆敢阻挡我大金铁骑的步伐,本汗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说完,转头对坐在一旁的辅政大臣费英东说道:“费英东,稍后你安排人手潜入明朝,把那个姓江的和那个太监给本汗杀了。”

费英东赶忙起身领命。

努尔哈赤接着说:“年后本汗打算再度兴兵,兵分三路。”

这时坐在一旁的多尔衮开口说道;父汉,儿臣请命跟随跟随大军一同出征,为我大金建功立业。

就连坐在一旁的多铎也开口说道:“父汉儿臣也要跟着十四哥一起去。”

也好叫林丹汗和毛文龙知道我大金儿郎的英勇。”

努尔哈赤听完,哈哈大笑道“真不愧是最像父汉的多尔衮还多多铎,你们都是父汉的好儿子,年后父汉就给你们兄弟配置人马,你们也好随军历练。”

下方的四大贝勒看着努尔哈赤对多尔衮兄弟的偏爱,心思各异。

代善更是恨不得直接上去掐死多尔衮两兄弟,自从长子褚英被杀后,他一度被视为太子,可惜后来不知被谁传出他与大妃阿巴亥的黄谣,直接被废,还多次遭到打压,心中早已对多尔衮和努尔哈赤恨之入骨。

黄台吉则暗自思忖,努尔哈赤年纪渐大,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如今努尔哈赤在众人面前大肆称赞多尔衮,显然已有确立多尔衮为接班人的想法。

但多尔衮年纪尚小,若努尔哈赤有个三长两短,多尔衮根本稳定不了局面,那时自己便有机可乘。

阿敏心中更是恨不得努尔哈赤全家死光,但众人表面上依旧毕恭毕敬。

这时,努尔哈赤开口道:“代善、阿敏,你二人之前数次作战失利。

年后,由你们率领本部兵马牵制住辽阳、沈阳的熊蛮子和洪老九。”

二人心中叫苦不迭,但却不敢违抗,赶忙领命。

努尔哈赤此举明显是想借熊蛮子和洪老九之手收拾他们,可他们却毫无办法,若敢说个“不”字,恐怕今日就性命难保。

随后,努尔哈赤下令众人各自散去。

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努尔哈赤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他深知自己身体越来越差,不知还能支撑多久,而多尔衮年纪太小,难以镇住场子。

五大臣都是自己的心腹,尚可放心,但这四大贝勒个个心怀鬼胎,所以他必须为幼子多尔衮提前铺好路。

众人返回后,黄台吉找来范文程,说道:“范先生,你今日太冲动了。

龚先生追随父汗已久,深受父汗信任,众人对他也心服口服。

你今日看似在帮龚先生说话,实则招了众怒。

父汗派代善和阿敏去辽阳、沈阳牵制熊廷弼和贺世贤,分明是让他们送死。

他们心中虽怨恨父汗和龚先生,但恐怕会把这笔账算在你头上。”

范文程苦笑着说:“奴才刚才一心只为大金出谋划策,却忽略了这些,还请贝勒赎罪。”

黄台吉摆摆手,说道:“无妨,代善和阿敏若找你算账,你尽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