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雨过天晴(2 / 3)

加入书签

没事就与她们多亲近亲近。”

张嫣笑着点头答应。

随后,朱由校陪着张嫣看了一会儿大熊猫,之后从中挑选出两只,让人直接给江宁送到府上,便返回御书房开始处理政务。

此时,御书房外方孝忠守在殿外,大殿之中,朱由校坐在龙椅之上,方正化站在身旁,张五爷则站在大殿中央。

只见朱由校笑着说道:“张五,你在锦衣卫当差四十年了,执掌锦衣暗卫也有二十年了。

此次江兄安排你作为后手,以防局势失控,你做得很好,没有让朕和江兄失望。”

张五爷赶忙说道:“老臣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一天是锦衣卫,一辈子都是。

不管是锦衣卫百户,还是锦衣暗卫指挥使,都是为陛下尽忠。”

朱由校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你的徒弟高文才跟在江兄身边做事,回头有合适的机会,朕便会提拔重用他。”

张五爷闻言,赶忙谢恩:“谢陛下厚爱。”

这时,朱由校再次开口问道:“朕一直不太清楚,当年成祖永乐爷重启锦衣卫之时,分别设立了明面上的锦衣卫指挥使,还有暗地里的锦衣暗卫指挥使,一明一暗。

但历经数代,几经变故,如今锦衣暗卫有多少人?”

张五爷恭敬答道:“回禀陛下,自从江大人执掌锦衣卫以来,数次清理整顿,将锦衣卫治理得焕然一新。

如今,锦衣卫明面在册共五万人,其中京师一万人,其余四万人分散在全国各地。

这其中有三千人是锦衣暗卫,规模虽说远不及成祖永乐时期,但如今的锦衣卫办事效率堪比太祖年间的锦衣卫。”

朱由校听完,点头道:“看来朕当初把锦衣卫和锦衣暗卫都交给江兄,这步棋走对了。”

张五爷一脸正色,同样点头说道:“陛下英明。

江大人能力卓绝,锦衣暗卫自土木堡之变后,实力受损严重,后来又数次遭文官借机清洗,直至世宗嘉靖爷重用,才稍有元气恢复。

奈何当年指挥使陆炳大人离奇身亡,致使锦衣暗卫未能重回巅峰。

到了神宗万历年间,更是对锦衣卫放任自流,自生自灭。

若不是江大人执掌锦衣卫,恐怕再过几年,锦衣暗卫便会彻底消亡。”

朱由校听后,不禁深深叹息,心想自己这些祖宗不仅帮不上忙,反倒尽添乱,尤其是自己的爷爷神宗万历皇帝,给自己留下这么一个烂摊子。

随后,朱由校说道:“张五,这些年你辛苦了。

若有什么要求,尽管跟朕提。”

张五爷笑着摇头,说道:“老臣有生之年能看到锦衣卫重振雄风,便已心满意足,别无所求。”

朱由校说道:“今后若有任何事,你既可直接进宫找朕,也能与江兄直接商议。”

张五爷赶忙点头称是。

就在这时,朱由校站起身,走到张五爷身旁,沉声问道:“张五,朕有一事问你,你务必如实禀报,不得隐瞒。”

张五爷点头道:“陛下请问。”

只见朱由校神色凝重,缓缓开口:“当初父皇驾崩之时,其中究竟牵扯了多少人、多少事?

朕这些年一直在派人调查。

东林党人涉事其中,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其他几股势力呢?”

张五爷脸色阴沉,回道:“回禀陛下,先帝登基之时,锦衣卫和锦衣暗卫势力极为薄弱,未能查到太多有用消息。

但据老臣所知,当年齐党、楚党、浙党与东林党,还有当年的郑贵妃,数党争斗不休。

而在这背后,还有一股行事极为隐秘的势力。

老臣只晓得这股势力与东林党渊源颇深,至于其他详情,老臣确实不知。”

朱由校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张五爷赶忙行礼,随后匆匆离去。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沉思良久。

这时,方正化小心翼翼地开口道:“陛下,张五爷所说与老奴查出来的情况相同。

种种迹象表明,东林党背后确实存在一股更为庞大的势力,且行事极为隐秘,目前尚未查到任何与之相关的有用信息。”

朱由校点头,沉声说道:“这便是朕一直没下定决心彻底清洗东林党的原因。

拍苍蝇容易,打老虎难啊。

安排人手继续秘密调查。”

方正化赶忙领命。

随后,朱由校神情复杂地说道:“方正化,稍后你去见见福王府的赵全德,让他回去告知福王,就说朕有事找他,让他得空进京一趟,朕要与他面谈。”

方正化赶忙领命,随后匆匆离开。

此时,大殿内空无一人。朱由校坐在龙椅上,缓缓开口,似是自言自语,又似在与远方之人倾诉:“江兄啊,天下局势,错综复杂,纵然变幻无常,但心有壮志,便无事不成。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我兄弟二人联手,亦可胜天半子。

天下如棋局,唯你我执棋。

大明立国至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