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廖书旗心生不满,于伟正亲自出面(2 / 6)

加入书签

?”

小刘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表态:“书记,我当然是想跟着您走!您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丁洪涛满意地点点头,推心置腹地说道:“这就对了。新局长是谁,现在谁也说不准啊。万一来了新领导,办公室肯定要用自己信得过的人。你资历浅,留在局里未必是好事。跟我去县里,在县委办先干着,积累些基层经验,过两年也好解决待遇问题。我到东洪,身边也不能没有几个贴心可靠的人。”

小刘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感激和踏实的神色,连连点头:“书记,有您这句话,我心里就彻底有底了!”他想了想,又试探性地问了一句:“书记,大家都传,新局长是廖副局长?我看他最近……劲头挺足的。”

丁洪涛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语气变得有些难以捉摸:“人事安排,最终还是要看市委和于书记。老廖嘛……于书记有于书记的用人标准。”他没有深谈,心里却想起于伟正对廖书旗那“缺乏原则性和斗争性”的评价,知道廖书旗的希望极为渺茫。他站起身开始动手整理办公桌上的物品。收拾了几份文件,丁洪涛指尖划过光亮的桌面,“去请廖书旗副局长过来一趟。”

刘明脸上掠过一丝迟疑,但很快便恢复如常:“丁书记,廖局他……这会儿正在三楼会议室主持一个全市交通系统财务规范培训会。您看,是不是等会议结束后我再请他过来?”

丁洪涛伸手在搪瓷水盆里洗了洗手。水温恰到好处。他抬眼看了看刘明:“财务培训会?什么时候定的?我怎么不知道局里最近有这个安排?”他的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平静之下往往藏着不满。在他主政交通局期间,如此规模的会议,必先经他点头。

刘主任连忙解释:“是廖局昨天下午临时决定的。说是省厅最新下发了一份关于加强专项资金监管的文件,要求迅速传达落实,怕耽误了……所以就没来得及向您详细汇报。”

丁洪涛心中了然。自己即将离任的消息早已传开,廖书旗这是开始行使“准一把手”的权力了。他不再纠缠于此,摆了摆手:“既然是在落实上级精神,那就让他先忙。这样,你去帮我找两个结实点的编织袋来。”

刘明应声而去,很快便拿来了袋子。丁洪涛开始慢条斯理地收拾个人物品。书柜里的书大多崭新,除了几本交通法规和工程规范有翻阅的痕迹,其余多是充门面的摆设。他抽出几本认为还有用的专业书籍放在一边,其余的一股脑扫进编织袋。另一个柜子里则堆放着不少名酒,他仔细看了看,挑了两瓶有些年头的茅台,用旧报纸裹好,塞进编制袋里。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墙角那个墨绿色的铁皮保险柜上,那里面的东西,才是他真正需要妥善处理的。

约莫一小时后,副局长廖书旗才脚步匆匆地赶来,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丁书记,您找我?刚散会,实在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他脸上堆着惯有的、略显谦卑的笑容,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期待。

丁洪涛指了指地上散落的书籍和打包到一半的纸箱,语气带着几分自嘲:“老廖来了?自己找地方坐吧。你看我这,乱得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了。”

廖书旗连忙摆手:“没事没事,书记您这是在清理战场,准备开赴新的阵地了。”他小心地绕过地上的杂物,在沙发边缘坐下,身体微微前倾,一副认真聆听的姿态。

丁洪涛没有立刻切入正题,而是仿佛闲聊般说道:“老廖啊,说实话,我挺羡慕你。在交通局当个副职,压力没那么大,干好自己那一摊事就行,洒脱自在啊。不像我,马上要去东洪了,心里真是七上八下的。”

廖书旗赶紧接话:“书记您太谦虚了。您能力多强,市委让您去主政东洪,那是重用!东洪是人口大县,正是您大展拳脚的好地方。我们这些老部下,都盼着您当市领导啊。”

两人客套一番之后,廖书旗语气变得更为恳切,“不过说实在的,书记,我个人……在交通系统干了一辈子,对这条路啊桥啊的,有感情。眼看着也没几年了,心里还是想着,能像张庆合市长那样,在主要岗位上站好最后一班岗,退休了也没遗憾不是?”他的话里话外,充满了对局长位置的渴望。

丁洪涛心中暗叹,暗恨自己把话说满了。他脸上露出凝重和遗憾:“老廖啊,你的想法,我完全理解。你的能力和资历,局里谁不认可?你的事,我一直记在心上,昨天我去市委向于书记汇报工作,还专门提到了你,极力推荐了你啊。”

廖书旗的呼吸瞬间急促了些,眼睛紧紧盯着丁洪涛。

丁洪涛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但是……于书记的态度很暧昧啊。他对之前李显平、崔浩的案子,还是耿耿于怀啊。他认为,作为分管副局长,在那两位同志出问题的时候,你缺乏必要的原则性和斗争精神,没有及时向组织反映情况,这是政治上的不成熟。”他观察着廖书旗瞬间变得灰白的脸色,又放缓语气,补充道,“当然,我也尽力为你解释了,说明了当时的客观困难和你的后续表现。但于书记在这个问题上……比较坚持。所以,局里的工作,暂时先由市政府分管的副秘书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