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于伟正作通工作,丁洪涛调剂资金(1 / 5)
1992年农历四月初九,阳历已进入五月,东原的夜晚晚风带着些许凉意。谢白山的羊肉汤馆子里人声鼎沸,烟火气十足。
桌上摆着两个空了的“高粱红”三年陈酒瓶。我和周卫华分了一瓶,另一瓶则多半进了晓阳和林雪的肚子。林雪白皙的脸颊上飞起两团红晕,眼神比平时更亮了些,说话语调微微拉长,带上了点平时没有的娇憨味道,但思路依旧清晰。
“秘书长,”林雪微微晃了下头,努力字斟句酌,“您…您刚才说,于书记…秘书这位置,我算是稳了?我心里,还是没底。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晓阳拿起桌上的茶壶,给她杯子里续上热水,动作从容。“林雪啊,领导,尤其是到了于书记这个层面的领导,说话办事,都有自己的章法。他轻易不会,也不需要对一个刚接触不久的下属,去点评另一位市委常委的工作方式。他既然开口对你说了白鸽部长提前去电视台的事,还分析了两种可能,这就不是随口闲聊。”
晓阳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杯,吹了吹热气,继续道:“这更像是一种点拨,一种引导,教你如何观察、如何思考。他把这层窗户纸捅破给你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认可和接纳嘛。信任的建立,有时候很微妙,不在于共事时间长短,而在于是否‘对路’。我看,于书记是觉得你这个人,对他的路数。”
林雪认真听着,下意识地点头,眼神里的那点迷蒙被专注取代。“我…我明白了。就是觉得,责任更重了,怕做不好。”
“没有谁天生就能做好。”我接话道,用筷子夹起一粒花生米,“都是边干边学。当年我在县委当办公室主任时,也是摸不着头脑,现在不也干得挺好?”我笑着看了一眼晓阳。
晓阳看我一眼,那眼神风情万种,转向林雪时又恢复了沉稳:“是啊,林雪。关键就‘用心’二字。眼勤、手勤、腿勤,更重要的是心勤。想在前头,做在前头,多琢磨事,少琢磨人,但心里要对人心里那本账有数。领导没想到的,你替他想到了,领导交代一件事,你能想到后续的三步,这就成了。”
周卫华在一旁憨厚地笑着,插话道:“林雪,听见没?要多跟阳哥阳姐学,他们可都是老秘书长,经验足!”
林雪用力点头:“嗯!秘书长,县长,我一定努力学。就是怕自己笨,学得慢。”
“你能到公安系统,又能从县里调到市府二科,在三学办得到书记的认可,就证明你不笨嘛。”晓阳语气肯定,“喝酒也是,今天看你量可以,但记住,女同志在场上,能不喝尽量不喝。真到了需要替领导挡一下的时候,心里必须清楚自己的量在哪儿。像今天这样,半斤下去,话还能说圆乎,脑子还不乱,就说明你底子不错。回头让卫华在家陪你练练,摸准自己的底线在哪儿,心里才有底。”
“哎哟,”林雪轻轻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带着点撒娇的意味,“秘书长,不瞒您说,现在就觉得头有点晕乎乎的,说话舌头都不太听使唤了。”
晓阳笑了:“能说出这话,就证明你离醉还远着呢。真喝多了的人,都嚷着自己没醉。”
这时,谢白山撩开后厨的帘子走出来,解下围裙在一条油腻发亮的抹布上擦了擦手,说道:“吃好了?我送你们回去?”
晓阳摆摆手:“不用,白山,你店里正上客,忙你的。我们几个溜达回去,正好吹吹风,醒醒酒,也消消食。”
我也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坐得有些发麻的腿脚:“是啊,吃饱了走走,舒服。”
林雪赶忙拿过她的手包,要打开掏钱。晓阳一把按住她的手:“早结过了。跟你姐我还客气这个?”
周卫华在一旁拉了下林雪的胳膊,示意她别再争。林雪不好意思地笑笑:“又让姐破费了。”
“一顿饭的事儿,破费什么。”晓阳挽起林雪的胳膊,“走吧。”
四人出了馆子,晚风拂面,带着初夏夜晚特有的清爽。路上散步纳凉的人三三两两,路灯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明月当空,清辉洒地,远处的楼宇轮廓清晰可见,不时传来几声狗叫,气氛宁静而惬意。
走了二十分钟,就到一个十字路口,左边通往市委大院家属院,右边则是检察院的家属区。
晓阳像是忽然想起什么,问周卫华:“卫华,你们现在住检察院那边,条件怎么样?还是那个单间?”
周卫华赶忙回答:“是,阳姐,还是那个单间。老房子了,隔音不好,一层楼共用卫生间和水房,做饭就在走廊搭个灶,确实不太方便。”
晓阳点点头:“嗯,我猜就是。林雪现在给于书记跟班,虽然关系可能暂时还挂靠在原单位,但长期住检察院那边肯定不合适。市委大院这边有干部中转房,条件好些,两室一厅,独立厨房卫生间都有。我估计,等林雪这边手续正式转过来,总务科那边自然会考虑到她的住房问题,可能会给她在市委大院这边调整。到时候上班也近,走路几分钟就到,比你现在每天来回跑省心多了。”
周卫华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欣喜又感激的神色:“哎呀,那…那可太好了!要是真能这样,可就解决我们的大难题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