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省城协调大项目,三学活动告段落(5 / 6)

加入书签

p>

我沉吟一下,接口道:“妈说得对。真正可持续的,还是内生动力。反腐追回的资金属于一次性收入,不可能年年有。其他县区挤水分也是个阶段性动作,明年大家大概率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比实打实的增长。所以,明年的压力会更大,竞争会更激烈。”

何阿姨眼中露出欣慰的神色:“这就对了。看待成绩,一定要客观冷静,要把偶发的、不可持续的因素剔除掉来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你们今年排第五,有努力,也有机遇。明年如果想保持成绩,就不会那么容易了,所以你们爸才会到处啊给你们打招呼。”

晓阳似乎有些明白了,但还是忍不住问:“那这和朝阳能不能当书记有什么关系嘛?”

何阿姨语气温和却直指核心:“关系大了。朝阳才去东洪一年,虽然打开了局面,但基础还不算十分牢固。现在的成绩里,有他努力的结果,也有刚才分析的那些外部因素。如果这个时候就想着党政一肩挑,看似进步快了,但如果明年经济指标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波动,压力就会全压到他一个人身上,反而被动。组织上安排干部,要考虑长远,讲究节奏。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啊。”

她说着,目光扫过我和晓阳:“晓阳,朝阳,包括老邓,你们三个啊,有时候就是走得太顺了点。”

邓叔叔忙挥了挥手,笑道:“哎,你就不要点我了,这话我可不敢当。我这叫大器晚成了,再晃荡两年就该退休了,算不得顺嘛。”

何阿姨也笑了:“退休家里可不养闲人,正好帮我带岂露。”

大家都笑起来。我心里那点因为排名上升而产生的飘飘然,此刻彻底沉淀下来。何阿姨的分析极为冷静,指出了成绩背后的复杂成因,确实,能否坐稳位置,最终要靠发展说话,靠可持续的、经得起检验的实绩。

又聊了一会儿,看看时间不早,第二天一早还要赶回市里开会,我们便起身告辞。何阿姨和邓叔叔没有强留,只是叮嘱我们路上小心。

岂露听说我们要走,小嘴一瘪,眼圈就红了,抱着晓阳的腿不撒手。晓阳蹲下身柔声哄她:“岂露乖,爸爸妈妈要去上班,给岂露赚买糖和漂亮裙子的钱呀。下次回来,妈妈带你去公园,好不好?”

我好说歹说,又许诺了下周末一定回来带她去放风筝,小家伙才抽抽噎噎地松了手,泪眼汪汪地跟我们挥手告别。

车子驶出家属院,晓阳靠在椅背上,轻轻叹了口气:“爸妈的话,句句在理,就是听着让人……没那么得劲了。”

我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夜色渐浓,车灯划破黑暗:“忠言逆耳利于行。爸和妈是真正为我们着想。”

回到东原家里,已是晚上八点多。匆匆洗漱后,我们都累得够呛,几乎倒头就睡。

第二天一早,我准时来到市委大楼。上午十点要召开全市“三学”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会议开始前,我特意提前了一点,来到于伟正书记办公室。

于书记正戴着眼镜,专注地翻阅着桌上的讲话稿,手里拿着一支铅笔,不时在上面勾画几下。听到敲门声,他抬起头,见是我,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朝阳来了,先坐。”

我轻轻关上门,在他对面坐下:“书记,打扰您看稿子了。”

“没事,差不多熟悉完了。”他放下铅笔,摘掉眼镜揉了揉额头,“这次你们县里报上来的先进是工业开发区和水利局?”

“是的,书记。”我坐直身体汇报,“工业开发区是我们县推进‘工业发展’的主阵地,今年在招商引资、服务企业方面成效比较突出;水利局的同志们在平水河水库建设上,确实是攻坚克难,体现了很强的担当精神。”

于伟正点点头,目光中流露出认可:“嗯,我之前还以为你们可能会报公安局。现在看来,你们对‘三学’活动的精髓把握得很准——荣誉要给那些真正推动发展、攻坚克难的一线单位和同志。这个导向是对的。”

他顿了顿,像是随口问道:“你还有别的事?”

我往前倾了倾身,语气恭敬地说:“书记,利用会前这点时间,我想跟您报告个事。昨天周日,我去了趟省城,找了省农业厅建管处的晏处长,主要汇报了我们县打算大规模推广农业机械化的事情。”

于伟正显然很感兴趣,身体微微前倾:“哦?农业机械化?具体怎么想的啊?”

我继续汇报:“东洪是农业大县,但现在耕种收主要还是靠人力和畜力,效率低,成本高。我们测算过,如果能大规模引进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推行机械化作业,不仅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解放劳动力,还能提高粮食产量。就是大型农机具价格太高,单靠县财政和农户自己,负担太重。所以我们想申请省里的农机专项补贴资金,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好!这个思路非常好啊!”于伟正用手指敲了敲桌面,显得十分高兴,“朝阳啊,你们又抓住了工作的一个关键点!我早就说过,东原作为农业大市,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而机械化和水利化是现代化的两条腿!美国人为什么一个农民能种几百上千亩地?靠的就是高度机械化。我们必须把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