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田嘉明调整分工,金戒指失窃东洪(2 / 5)

加入书签

白了,坚决执行党委决定。”

“嗯,”田嘉明脸色稍霁,仿佛刚才的剑拔弩张从未发生,他抬手看了看腕上的老式上海表,“时间不早了,你抓紧去准备党委会材料吧。记住,统一思想,维护党委权威!”

晚上十点半,东洪县委招待所二号楼的小套间里,灯光柔和。晓阳穿着居家的棉袄,伏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映照着她略显疲惫但依旧专注的侧脸,她正逐字逐句审阅着一份厚厚的材料。我带着一身寒气推门走了进来。

“回来了?”晓阳闻声抬头,放下笔,伸了个懒腰,腰肢舒展,“今天回来挺早嘛,才十点半。王老先生那边都安顿好了?”

“嗯,都安顿妥了。”我脱下军大衣挂在衣架上,走到沙发边坐下,一边脱去厚实的棉袜,一边解释道,“老人家一路劳顿,情绪也大起大落,吃完饭就早早歇下了,我们就没多打扰。”

晓阳起身,拿起暖水瓶给我倒了杯热水,瞥了我一眼,嘴角带着笑意:“行了,三傻子,我又没怪你回来晚,解释什么呀。”她将水杯放在我面前的茶几上。

我嘿嘿一笑,接过水杯暖手,说道:“晓阳,你是不知道,王老今天真是大手笔。他拿出一盒金戒指,起码得有二三十个,金灿灿的,说是要送给咱们几个县领导当见面礼,感谢咱们帮他完成心愿。但是啊,我们都没要。要了,倒是被人看扁了。”

“一盒金戒指?”晓阳略显吃惊地在我旁边坐下,“这也太招摇了吧?不过啊,我倒是听说了,这一批从外面回来的探亲老兵,不少人都带了好东西回来,有给老家亲戚发美金的,有发金戒指的。这王老先生,看来是真重情义,也真是有钱。说不定啊,你们一直想引进台资办酒厂的事,希望还真落在他身上了。”

晓阳说着,话锋一转,语气认真起来:“对了,三傻子,我和大嫂仔细打听过了。你二哥和芳芳那边,是她父亲邢大爷跟王满江合伙做生意那事,水有点深。”她看着我略显诧异的表情,继续道,“很明显,邢大爷一个村支书,王满江是县人大退下来的老主任,他们俩怎么会凑一起做买卖?这不明摆着是冲着芳芳的位置,冲着她在你二哥身边的影响力去的嘛!”

我眉头微蹙:“芳芳怎么能这么干?这不是授人以柄吗?还有二哥,这么重要的事,怎么从来没跟我提过一嘴?”

“是啊,坏了规矩了。”晓阳点头,带着一丝无奈,“关键是,邢大爷自己名义上并不在领导干部亲属经商清理的范围之内,所以这事现在卡在一个灰色地带。芳芳这次,处理得很不聪明。还有你家二哥,这么大的事,在家里一点主也做不了,就这么由着她?”

我苦笑:“哎,我们老李家的男人,在家都做不了主,习惯了。”

晓阳闻言,立刻凑过来,伸出温润的手指捏了捏我的脸颊,凑到我耳边,带着促狭的笑意低语:“三傻子,咱家大事小情,哪一样不是你最后拍板?我就管床上那点事了,还是为你服务。你大权在握,夜夜潇洒,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说完,她轻轻在我脸上亲了一下,站起身道:“好了,说正事。邢大爷正常做生意,咱们管不了。但以后涉及到芳芳娘家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你心里得有个底,长个心眼。大嫂这次是真生气了,本来三家说好合伙的生意,芳芳又起炉灶单干,这不是拆台吗?我看芳芳心不小,我还真有点担心二哥,能不能降得住她。”

我俩又聊了一会儿家常。晓阳拿起桌上的稿子:“喏,明天全市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瑞凤市长的主报告,你帮我再看看?说法上有没有硬伤,标点符号和错别字也顺带捉捉虫。我自己改了好几遍,脑子都成浆糊了。”自从担任常务副市长王瑞凤的副秘书长,晓阳加班成了常态。

我接过厚厚一叠材料,认真翻看起来。报告内容气势恢宏:看到要以曹河县为试点,以打破“一大三铁”(大锅饭、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为重点,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流通企业改革则以实行“四放开”(经营放开、价格放开、分配放开、用工放开)为核心。同时提出1992年全市农村工作要实现高产高效农业、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流通和第三产业、经科教结合五项突破,目标是到“八五”末,全市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我看得心潮澎湃:“晓阳,东原的局面,看来是真的要打开了。瑞凤市长这篇报告,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很鼓舞人心啊!”看完,抬头问道,“不过晓阳,这种全局性的工作报告,按惯例不是应该张叔来做吗?怎么是瑞凤市长主讲?”

晓阳一边整理书桌一边回答:“张市长有意在给瑞凤市长压担子呢。市里现在需要这样有魄力的声音。”

我注意到每页材料右下角都折了一个不起眼的小三角形。“你这每页都折个角是什么意思?”我指着折痕问。

“基本功啊,三傻子。”晓阳解释道,“这是怕领导讲话时翻错页闹笑话。以前在县里就出过事,满江部长念稿子,念完了才发现少了一页,前后对不上,多尴尬?折个角,翻页时指尖一碰就能感觉出来,能避免这种低级错误。”

我恍然:“原来如此。这细节很重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